第九百八十四章 果真大水浩洋(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沒誰願意一大清早就找不痛快,除非沒睡醒有起床氣。
這位御史就是一肚子的起床氣,天這麼冷,雪這麼大,還要起這麼早摸黑上朝,可惜他的氣沒能撒出去。
可就巧了,需要上早朝的,幾乎個個都有起床氣,除了時辰太早、睡得太少之外,關鍵是各地災情集中爆發,皇帝對他們大發其火。
又不是他們鬧的天災,為何要捱罵?不就有人安慰皇帝兩句“瑞雪兆豐年”、“水大財自來”嘛,至於被皇帝海噴?
誰想一大早開會,先被罵個狗血淋頭呢?
皇帝起床氣比誰都大,別看他根本就沒上床。
連夜批閱奏摺、與臣子商量對策,由南往北,沒有一個好訊息。
原本戶部尚書劉聚一直在御書房陪著,可這位老臣的臉拉得比皇帝還長,再加上年事已高,熬到後半夜眼看著臉上就沒了血色,只好讓其去偏殿休息。
獨自一人的皇帝更是心躁得很:“星晝見,果真大水浩洋!”
當初太史丞曾說,按照他師父留下的手札記載:星晝見,臣有奸心,上不明,臣下從橫,大水浩洋。
皇帝尚還揣測究竟是說臣禍如大水浩洋,還是說會有大規模水災發生,如今倒是應在水災上。
可不論應在何處,都說明“上不明”,皇帝能不氣嘛!
自古遇到天災,歷代皇帝的通用手段有兩條:一、祭天;二、下罪己詔及大赦天下;在這兩條之後,才是賑災措施。
歷代帝王如此作為,自然是出於“迷信”——因為百姓認為,天災絕對是來自上天的懲罰,作為“天子”,就應該求求上天:天老爹,有啥錯都是我這當皇帝的錯,您消消氣,別遷怒百姓。
至於罪己詔和大赦天下,相當於皇帝說:天老爹,甭管我施政有啥不對的,我現在都承認錯誤,並且想辦法改正錯誤,您可別生氣了。
當然,這也有助於歷代皇帝去向百姓傳達和強化的思想:君權神授。
不過,單從皇帝自身角度來講,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擺出“替民請命”的姿態,邀買天下人心。
可是,這兩件事,沒有一件是皇帝想幹的!
這不是不幹正事兒嘛!
平日就該防災,災情出現就該抗災,災後就該賑災,這才是正經事;領著一群大臣拜天祭地有何用?
要是給老天爺磕幾個頭就能讓災難遠避,那為何天災從沒斷過?歷代皇帝可是沒少給他們磕頭啊!
所以皇帝不但自己不願意幹那些沒用的事,甚至相當牴觸——這些在他看來,簡直是種侮辱,沒本事、沒信心、不要自尊的帝王才會那麼幹!
可以說,大宣的皇帝是務實的,但是無奈臣子不給力。
昨日上朝,皇帝急於集思廣益,尋到抗災救災之法,可一上來就聽到什麼?
“皇上,瑞雪兆豐年,這是好事情,臣以為他們小題大做了!”
“臣以為,南方每年都有水患,這些奏報如此嚴重,怕是那些新任官員缺乏治理經驗,有些言過其實。”
也有“重視”災情的,但說出的話卻是:“皇上,此次災情接二連三,從南到北,涉及的地域太廣,臣建議皇子們應該出面賑災;
一為歷練,皇子們總要經辦些實務、瞭解民情;
二則是讓百姓透過皇子們看到皇上對子民的關懷,皇上都把親兒子放到最危險的第一線去……”
聽聽,這都是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