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有母為侯”(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寶也並未沾所謂皇帝給開放的“文體限制”的光,因為他早已不需要。
小時候或許寫作上不夠成熟,如今,這些弱點,早就不是弱點了。
其實,皇帝這次更改策文寫作規則,並不是專為小寶大開方便之門,為的是天下學子。
皇帝可不是隻為一件事的利益而制定規則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必然是要有一舉多得的效果才可以。
就說這次把策文寫作文體放寬,真正的用意是要網羅天下有識、有志學子。
他們可能受限於當地教育水平、或家庭經濟條件,在文法、文體等方面不如教育資源好的讀書人,但是,他們可能吃過苦、受過累,是“踐行凝真知”的一群人。
當然,這種想法有些想當然,平民學子,更多的是被舉家供養,專做學習這一件事,不一定吃苦受累有“真知”。
但是,處於國家底層的草根,更瞭解百姓生活疾苦,瞭解政令弊端,這是肯定的。
國家高層的官員,皇帝囿於“共治需要”不能大刀闊斧裁員,但是更換基層官員,有助於把朝廷政策落到實處,從根本上改善民生。
也正因如此,瞭解皇帝作風的官員們,便將小寶的試卷淘汰下來——你的真正用意不是在廣招寒門學子嗎?
那不差楚懂一個,我們給你找出這麼多問題來,落榜是必然,皇帝,你沒話可說吧?
皇帝有意放水,小寶卻並沒有文體上的顧慮,不佔這份“便宜”,但是架不住考官們出於私利的計較。
至於說小寶詩賦部分有“憊懶抱怨之嫌”,是說那首五言八韻十六句主調悲傷蒼涼,不夠積極。
開頭就是“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不就說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心不甘情不願,一心想回人間,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
“轉蓬”,是說蓬草遇風飛轉,比喻飄泊不定的生活,那不是抱怨他們家被弄去臨洋縣那個苦地方嗎?
這些官員沒有不知道小寶“力爭做駙馬”的傳聞的,就算他們自己家族沒有與皇家結親的可能,總也受上官的指示、以及裙帶關係的委託。
所以考官們出於私心,有意挑刺之下,連小寶的字型、標點符號都成為落榜的原因。
且有那串小字“有母為侯易謀官,不與學子爭資源”,不但充分顯示其自視甚高、傲慢無禮,還暴露考生資訊。
所謂“有母為侯”,大宣唯一一個女性侯爵,誰不知道是楚清?
皇帝冷眼看著禮部官員滔滔不絕,禮部官員專注於點評小寶的卷子,並未注意到,待總算闡述完他代言的觀點時,才發現皇帝表情不善。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皇帝冷冷說道。
剛才只瀏覽過一遍小寶的試卷,皇帝便抓住幾處關鍵句子,當下說出的,便是小寶卷子上的一句。
那一段落,小寶講的是訓練民兵時,除了教授行動坐臥走等基本動作,也要打破百姓心中對亡命之徒的畏懼,要把相互配合、救助、生死與共放在第一位。
百姓膽小怕事,但是也有保護家人的責任和義務,遇到危險,這些民兵要克服恐懼,手挽手攔起防護牆,保護他們的村落和家人。
一地如此,各地如此,大宣邊境才能安定、團結。
此處的“破心中賊”,說的是人心底對死亡的恐懼,所謂“破”,是指要強化責任感。
但皇帝如此說,則是點破禮部官員的內心——你們心裡打的什麼小九九,別以為朕不知道!
禮部官員冷汗冒了出來。
皇帝既然說過,只要小寶不交白卷,就給提名次,那麼必然不是白說的。
皇帝提起硃筆,親自在小寶的試卷上圈圈點點,最後御批:居安思危,言之有物,孺子可教。
有皇帝硃筆御批,考官們再不情願,最後也不得不給錄入榜中,只是名次不太好看:第三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