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母為侯”(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宣開科選士,皆用楷體字答試卷,雖無明文規定,卻是約定俗成。
因為字被視為讀書人的臉面,字若其人,就是說看一個人寫的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字不好,就像人不洗臉,不但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所面對之人不禮貌。
倘若長得本就草率,還不洗臉,那簡直就是自甘墮落了。
所以,字寫得好不好,體現的是讀書人的學習態度端不端正。
這是其一。
其二,字跡影響閱卷官的觀感。
寫字欠佳者,即使滿腹經綸,也會名落孫山。
因此,考生寫字,首要工整,惟求端正拘恭,故而皆用楷體字書寫,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
雖然對書寫者的才華、性情無疑是一種無形的束縛,但能達到不扣“卷面分”、甚至讓閱卷官提升評價的效果,才是考生追求的終極目標。
“該名考生非但沒有用楷體書寫,甚至都不用毛筆,這本身就是對考試的不尊重。”禮部官員說。
小寶這次沒有用毛筆書寫,而是使用了蘸水鋼筆,一是因為鋼筆寫字快,而且適合寫小字;二是這次提供的試卷紙質非常好,可以禁得住硬筆;三則是為了引起些爭議。
顯然,第三個目的達到了。
事實上,書寫字型選用楷體,是考生們怕閱卷官看錯字,也是怕讓閱卷官因字誤會自己的品性,所以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楷體。
這只是約定俗成的做法,並非有考試規則約束。
皇帝沒做評論,只是問:“還有嗎?”
這是問,除此還有什麼不妥之處。
“皇上您看,這裡。”禮部官員指向小寶試卷的身份資訊位置。
大宣的考卷,寬近半米,長近三米,來回摺疊成將近一拃寬左右的冊子。
就是說這張捲紙抻開了相當於姚明舉手的長度,疊起來戳在地上也有成年人小腿的高度。
捲紙的最右端,將近三個摺疊的寬度,從右往左分別是名次欄、考生資訊欄和試卷監造部門的印章。
這三部分是考生試卷被“糊名”的區域。
為避免考生資訊洩露,會給試卷上的考生資訊進行“加密”,做法就是“糊名”。
糊名也被稱為彌封或者封彌,即在考試結束後,由負責試卷處理的官員,將試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和籍貫等內容封住。
這樣一來,閱卷官看不到考生資訊,就能夠防止閱卷官徇私作弊。
在小寶的考生資訊位置,緊貼著籍貫資訊那列字邊上有一溜小字,彷彿是資訊寫得不足,因而加以備註。
事實上那溜小字果真是備註,不過不是資訊填寫有問題,因為上面寫的是:有母為侯易謀官,不與學子爭資源。
“皇上您看,這是故意透露考生資訊,這是鄙視朝廷選拔人才制度,這名考生心術不正,態度狂妄!”禮部官員如是說。
見皇帝不語,禮部官員趕緊用反證法將小寶的試卷進行上綱上線的打擊:“詩賦,本是以物喻理、託物言志的作用;
但此子的詩作有憊懶抱怨之嫌,好在那首七絕尚算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