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皇宮。

皇帝詢問新倫州秋試的結果,得到令他失望的答案:楚懂落榜。

這結果出乎皇帝意料。

皇帝曾說過,只要那孩子不交白卷,就給提名次。

就是說那孩子只要答題了,就得上榜,哪怕是榜尾,怎麼還落榜了?

“把他的試卷給朕拿來!”皇帝下令。

皇帝專門囑咐過禮部官員,要慎重對待楚懂的試卷,既然囑咐過,還能出現這樣的結果,必須要看看是怎麼回事。

試卷拿到手,皇帝認真審閱,詩賦部分,實在令人驚豔!

難怪楚清總能冒出一句半句的好詩詞,怕是那孩子教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皇帝讚道:“寫月不見月字,一輪,嗯,不錯!天上一輪,人間萬姓,好!”

再看題目——《月帝》,哎呀,這是誇朕是開明君主,萬民敬仰啊,好!極好!

小寶想說,月帝,腣,說你腰纏贅肉、坐享其成哪!

經義部分也過得去,儘量把考題所選經文段落,偏重到“修身”方面進行論述,中規中矩。

策文部分嘛……皇帝認為,有可能被刷下去的原因就在於策文。

“……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皇帝讀道。

“這不是很好嗎?”皇帝點評:“言之有物”。

今次策文考題,是列舉了民政、軍事、教化、司法、財政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讓對以上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為什麼這份試卷會落榜?”皇帝問道,語氣不大好。

依皇帝看來,楚懂這份試卷,即便放在江南地區,雖名列前茅不至於,但是進入前二十名應該是穩的。

若是經義考題部分,能在“修身”基礎上,拔高一下,上升到“治國”的高度,前十名也沒問題。

更何況新倫州那地方,考生實力遠比江南考區低得多。

“皇上,該生的策文,爭議比較大,主要矛盾在於,該生把民政與軍事兩方面放在一處做述。”禮部官員回答道。

就是界限不明、主次不分唄?

皇帝:“放在一處如何?不放一處如何?”

禮部官員:“初考官認為,今次策文,在文體上不做限制,因此即便放在一處論述,未嘗不可;

復考官認為,丁是丁,卯是卯,應分類詳述,而不能混淆,否則,在實際政務中,豈不是軍政不分?”

主考官則認為,復考官所思有理,是該分別闡述,該考生混為一談,顯然是不懂得各司其職的意義;

另外,考官們一致認為,該生所述內容,太過想當然,顯然不懂百姓疾苦;

至於詩賦部分,雖有出彩,卻有憊懶抱怨之嫌,不夠積極進取;經義部分則論述平平;而且……”

回話到此處,禮部官員停下來,拿上另一份試卷。

之前一份,是糊名後謄抄的卷子,上面有考官閱卷時標註的硃筆斷讀。

現在這份,則是小寶的親筆答卷。

大宣考試的答題卷,真可說是一份份的“手寫印刷體”,字跡相當漂亮,且無標點符號雜列其中,因此字間距極其均勻,顯得極為工整。

隨便拿出一份,哪怕是不上榜的考生試卷,都可以當做書法臨摹的帖子。

眼下,小寶的試卷展開,透過工整字跡,能看出書寫之人行筆迅連,筆勢圓轉、互相呼應,是非常有個性的行楷。

“皇上請看,”禮部官員介紹道:“首先,這字型就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