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畜牧業,是楚清對臨洋縣的定位。

作為自己的封地,自己卻只擁有千戶食邑,真是雞賊的皇帝下雞賊的聖旨,給一整張大餅,卻只讓吃很小一塊,剩下的,得替皇帝好好留著。

臨洋縣可耕種土地太少,指望從土裡刨食出來的稅收,根本不夠楚清花銷,家裡那麼多人呢!

所以,想提高這一千戶的收入,也連帶著把臨洋縣的GDP帶動起來,楚清比較看好畜牧業。

所以在楚家小子們替楚清“看望”鄭春秋幾次後,就不再理他,專心幹正事兒去了。

同時,小寶飛鷹傳書呼喚了在沃斯的六千餘弟兄: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

所以,當小寶踏上淦州的土地時,六千弟兄也分次分批奔赴“賣我的”島嶼。

雖說好好的地方給起了“賣我的”這麼不好聽的名字——連著讀試試,“賣我的島”,這不是留不住嘛——可名字是楚清起的,沒人敢反對。

反正楚清不著調,大家也都習慣了。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人一到齊,肖思寧就對他們開展了為期十天的“培訓”,力求在短時間內,讓大家迅速領悟“六(厚)隊(黑)精神”,掌握開(殖)拓(民)技能,以及迫擊炮的養護和使用方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小寶剛與楚清匯合,便從家裡小子們口中得知自己孃親大搞“海選”一事。

以至於出來迎接兒子的楚清,就那麼看著小寶在一眾大小夥子的簇擁下,認真傾聽他們講話,都沒注意到他娘就在不遠處。

而更讓楚清無語的是,小子們你一句我一句,絲毫不像以往那樣用說書的方式調侃,反而更像是向小寶告狀:你娘被人欺負了,你得管!

明明是小寶被人欺負才對,為何這些小子反倒認為楚清是弱勢的一方?

臊得楚清返身回屋——老孃這侯爺當的,太沒面子了!

雖說小寶不反感參加考試,甚至還有些躍躍欲試——自打重拾孟懂的記憶後,小寶發現自己由學渣變成學霸,很是欣喜。

但是和楚清想的一樣,他很反感被迫參加考試。

就像他當年說的一樣,我才幾歲?考不出來,耽誤我美好快樂的童年了;考出來,你們誰能讓我做官是咋地?

尤其這次是皇帝口諭“建議”他去參加秋試,這不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嗎?你有工夫就監督你自己兒子的學業唄,你管我幹啥?

只是,小寶也知道,皇帝整這麼一出,背後肯定有深意,只是到底是何用意,卻是猜不出。

“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皇帝真想招你做駙馬?”楚清把巡按御史關於公主、郡主的抬槓之語、和自己因此產生的聯想說給小寶聽。

不管怎樣,小寶算半個大宣土著,他的三觀比較“夾生”,比楚清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應該更深刻,楚清想聽聽小寶的看法。

小寶打了個激靈,直用手搓胳膊:“呃……孃親,皇帝那麼毀人不倦的嗎?”

想了想,小寶也覺得有這個可能:“這世界的女生太不值錢了,盡是被當爹的拿來換實惠,孃親,你值得擁有一個公主當兒媳!”

楚清眼睛都瞪圓了:“兒砸,你才幾歲就想娶媳婦了?你‘有蕡其實’、‘其葉蓁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