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忠只說對了一半,楚清確實是給小寶攢家底,沒說對的一半是,楚清能用來保命的東西,只有錢。
就像那些說楚清造反的聲音,只要有,皇帝就會猜忌。
而楚清不是這個世界的土著,適應不了這種猜忌。
其實在這個世界的人看來,一個人快速崛起,確實就是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就是容易被猜忌和懷疑。
尤其是皇帝這種敏感職業,更是猜忌的職業,很正常。
皇帝連自家都會猜忌,何況他人?
打比方說,皇子們不爭太子之位,皇帝會猜忌他們在圖謀什麼,便會找由頭讓他們競爭。
可爭,皇帝依舊會疑心他們是不是想推翻自己——朕還沒老沒死呢,就開始惦記朕的東西了?
同樣,臣子不建議立儲,皇帝懷疑他們不看好皇家血脈,有什麼想法;建議了,皇帝依然猜忌,他們與皇子的勾連有多深,江山會不會改姓。
這種猜忌,本土的世家望族能理解、能適應、更能承擔,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和社會力量保障自己的資本和利益。
楚清沒有,只要稍有不諧之聲,對楚清來說就是喪鐘之鳴。
楚清一旦把自己的家底獻上去,未必能得來皇帝的保命符,因為皇帝會覺得獻給他什麼都是應該的。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就算皇帝給她保命符,比如給個高官,哪怕給個免死金牌,也未必能保住她的命。
因為皇帝不殺她,也會有別人要她的命,她和小寶遭到的刺殺還少嗎?
所以楚清會更為抓緊自己現有的一切,並加以發展和壯大。
歸根究底,沒有根基。
當年武繼昌算計楚清,最大的自信,就是楚清沒有根基,需要有個依靠。
在世人眼裡,或許當時楚清真嫁給武繼昌,武繼昌還有些虧呢。
畢竟武繼昌當時作為可以和密偵司一把手分庭抗禮的北鎮撫使,也算是權大勢強,娶個望族黃花閨秀做續絃也不是不可能。
總比娶楚清這種帶著拖油瓶的寡婦更好吧?
北鎮撫使統領的是北鎮撫司,那是專門負責皇帝欽定案件的部門,換句話說,武繼昌是給皇帝幹“黑活兒”的。
這樣的一個人,胡恆秋都不敢動他,只能等著他做大、得意忘形後抓他把柄。
楚清更是不敢,即便差點兒就被武繼昌欺侮成功,也只能忍氣吞聲。
要不是碰上小寶這麼個“意外存在”,又被“東倫王女事件”誤導,再加上甘來這個“大殺器”的加成,導致武繼昌最後葬身熔爐;而他要是能活到現在,這個人不定做大到什麼程度。
武繼昌算是真正意義的統領“黑白兩道”的實權人物:白道,給皇帝幹私活兒;黑道:掌管北方最大的幫派,窮家行。
或許,如果武繼昌地下有知,會冒出一縷冤魂感慨句——既生昌(武繼昌),何生懂(楚懂)。
亂拳打死老師傅,小寶估計天生是武繼昌的剋星。
楚清不肯信賴皇帝,其實也與黃忠那句“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這個世界的人相信皇帝,因為皇帝不是人,而是君權神授的真命天子嘛;可在楚清看來,那不過是一個幹著“皇帝”這個職務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