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

小寶趕緊給孃親夾一筷子鹹蘿蔔。

這可真要把楚清惹怒了——熊孩子,這是暗諷老孃鹹吃蘿蔔淡操心嗎?

“孃親,你猜怎麼著?”小寶指著那信紙:“‘宣人街’解散了!”

楚清的火氣沒了:“為何要解散?”

自從前年下半年楚清被誣謀反、小寶得信從沃斯返回時,就讓採玉隊撤離玉礦,分批匯聚沃斯王城的宣人街。

一是因為怕沃斯人知道楚清陷於險境,會對玉礦隊下黑手;二是因為人多力量大,聚集到王城,真若生變,也能搞搞破壞。

不但如此,採玉隊所有財物也都化整為零隨人而走,不止撤掉所有開採裝置,所有的生活物資,包括中轉倉庫也都回收起來。

六千餘人,全部悄然轉移至王城。

小寶如此做楚清能理解,也很贊同,什麼都沒有人的生命安全重要。

而且楚清徹底放棄玉礦,那些人更不能留在礦山,不然,留著給工部吸收嗎?

但是為什麼要解散“宣人街”呢?

“宣人街”的存在,對大宣人十分有利,不但方便公使館的生活起居,更是大宣人在沃斯的保護之所。

“咱自己的人還在那邊,為何要解散?”楚清問道。

“孃親,宣人街又不是你的職務範圍,”小寶說道:“那是我搞出來的,我想撤就撤嘍!”

楚清眨巴半天眼睛,這話聽著不好聽,卻是事實。

生怕孃親的“玻璃心”又犯,小寶說道:“宣人街不算解散,是解體,我把它拆分到各個部落中了。”

大宣人在哪兒,哪兒就是宣人街,小寶這是各處建立“宣人街”。

楚清:“可人分散了就不安全了。”

小寶:“不會,咱們家有糧食呢,國家打仗是國家的事兒,老百姓可是要吃飯的,咱家的粉條子多適合放牧時吃呀。”

小寶的意思是,有糧可售,這個資訊足以保證那六千多人的安全。

沃斯戰敗,還被毛毛們截走不少糧草,沃斯糧荒嚴重得很。

肖思寧前陣子回來接晁留時,傳信過小寶,海島上的地瓜已經全被做成粉條,問啥時候要。

如今,一百零八村去年收穫的地瓜也全部變成了粉條,兩處一匯總,數量可觀。

黃忠聽得糊裡八塗,但不打算問,他不感興趣。

“那把白宮也出兌了吧,咱家錢夠花。”楚清說道。

宣人街是依附白宮的娛樂休閒產業,沒了宣人街,再沒了白宮,鄭春秋就算到了玉礦,能指望啥?他自己帶去的那些人?

楚清壞壞地想:鄭春秋,老子折騰你的法子多著呢,先吃楚某一招“釜底抽薪”。

有我兒子幫襯,親家,老孃絕不讓你再有吸血的機會。

小寶:“正在談,看公使館願不願意接手,總要給朝廷留些體面;他們不要的話,我就賣給四王子!”

兒砸,你夠狠,從四王子手裡買的,再高價賣回去?

楚清:“他買得起嗎?”

小寶:“我那兒裝修得那麼好,賺錢那麼快,他愛要不要,他不要,自有人要,左賢王不是很快就能回去了嘛!”

不止左賢王,谷蠡王和右賢王也不可小覷。

尤其是右賢王強巴,這些年與楚家合作,沒少倒買倒賣,別看在沃斯的話語權不夠強硬,可錢賺得多呀!

要說悶聲發大財的,恐怕強巴算是沃斯第一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