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七章 在路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春秋真的是以“急行軍”的速度在趕路。
沃斯與大宣打仗歸打仗,不打的時候相互政策還是照舊,只是少部分略有更改,比如:單次、單批入境人數,不能超過五百。
所以他需要儘快抵達玉礦所在地,熟悉狀況,做好前期工作。
四皇子一點也沒有叫苦,讓鄭春秋很是慶幸,因為他自己每日悶在馬車裡都煩透了,也被顛得要散架。
說實在的,他們所謂這種“急行軍”,在楚家商隊看來簡直是耽誤生意——還是慢!
四皇子年輕,身體也好,並不總是坐在馬車裡,而是隻要天氣好就出來縱馬馳騁。
何況,他隨身攜帶著小寶的系列遊記:《在路上·新倫州》、《舌尖上的新倫州》、《在路上·和索特》、《在路上·塗虎爾特》……
楚清的影響在大宣各地,小寶的影響在皇子們心裡。
四皇子要一一對照小寶的所見所聞,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叫囂著要“為父皇分憂”是不假,但是君臣有別,面對鄭春秋,他可是皇子,是君,君只吩咐,臣才管做事。
所以四皇子如出籠的小鳥,豈能不好好領略自由?
“馬兒喂~~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喂!”四皇子縱馬高歌。
這可是小寶在給宮裡開美食攤時,邊調料汁、邊向他們炫耀見多識廣時唱的。
這一句唱出來,果真應景!
只是,三月的和索特,並沒有迷人的景色給他看個夠,也沒有“肥沃的土地,好象是浸透的油”。
更別提“良田萬畝,好象是如黃金鋪就”,提,就是敗興。
三月的和索特還冷著,小草也才冒出頭,稀稀疏疏,只可遠觀有綠意,細看竟是滿眼愁。
小寶的遊記不但有風景,有民俗,更是有各種吃食的製作方法,所以,儘管人在旅途,不能錦衣玉食,但也能指揮侍衛們弄些野味,嚐嚐大自然的饋贈。
遇到牧民時,也會換些食物,照著小寶的遊記烹煮,不提味道如何,單是如此情調,便足以支撐四皇子不叫苦不喊累。
只是他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小寶遊記中所描述的物價,人家怎麼做到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便可大吃二喝瀟灑快活的?
鄭春秋則不同了。
偷運火藥不易,數量不能很多,又化整為零打包在所攜帶的糧草中,旅途中風吹雨淋,極易受潮。
鄭春秋既要隨時照顧四皇子情緒,應對他突如其來的各種要求和念頭,又要隨時檢查火藥的情況,還要擔憂自己的官途。
這次差事再辦不好……死罪未必,可活罪肯定不好受啊。
困心橫慮,身心俱疲,行程才過一半,鄭春秋就病倒了。
病倒也不敢延誤行程,好在隊伍裡有隨行的太醫。
隨行太醫本是主要照顧四皇子的,結果反倒成了鄭春秋的專用醫生,診斷結果可大可小:“憂思過甚”。
反正就是心病,你若心情不得放鬆,那就繼續病,然後越來越重;你若自我紓解,那就能見好。
四皇子則心情輕鬆,盡情領略異域風景,他甚至遇到了小寶遊記中的那個叫“佔堆”的漢子。
好在隨著行進,天氣也越來越暖和,快要到達玉京山脈的時候,鄭春秋也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