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喊了人幫他整理繩索。

用於做攀爬扶手的繩索,是船用纜繩,極其粗壯結實,而且一條就有三十丈長。

這樣的繩索一個人歸置不過來的。

就這時候,一隊人呼啦啦往這邊跑來,當先幾匹馬,為首的是四皇子,後面是他的侍衛。

再後面全靠雙腿跑著的,是一群明顯疲勞至極卻突然煥發精神的勞工。

四皇子策馬跑來,是因為他遠遠地看到了繩索;而那些勞工儘管疲累卻依然緊跑慢趕,是因為看到了“寶清盛”的大旗。

遠在異國他鄉看到這三個字,代表有好吃的!

真正主事兒的人回來了,書記吏不得不收回他的小心思,這一次又只能當“過路財神”。

四皇子現在要的就是往山上架設輔助攀爬的東西,急需。

如果等朝廷一波一波運過來,不定要等到何時。

還是那句話,沒談妥“浮冒”的範圍,就制定不了方案,沒拿到“浮冒”的份額,就不會有貨物運過來。

即便運來了,以次充好也是家常便飯,哪有眼前這些現成的東西實惠?

於是就這一把,書記吏手裡的銀票就全到了孟武手裡。

因為除了付清車上現有的貨物的費用,連那些用舊的鐵鍬鐵鎬的定金也都交付了。

“這就對了!”孟武邊點數銀票邊說道:“還是我這裡便利,不然你們等朝廷運送,得等到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價格?

你們真正要運的,應該是銀票,既輕便又省地方!”

四皇子:“……”

鄭春秋:“……”

書記吏:“……”

太醫:“對對對,這才是正理兒!”

孟武:“再說了,出門在外,指望誰能指望得上?你們看看哪家商隊能到這麼遠的地方來?”

這一點就是四皇子和鄭春秋最鬱悶的地方,除了楚家的隊伍,真的沒人如此深入沃斯偏遠之地。

………………

有了這些攀山的工具,四皇子總算稍稍鬆了口氣——就算鄭春秋再如何指望不上,他也能先行帶人打打基礎了。

真是沒想到,乾點事情竟會如此麻煩和耗時。

有了工具就等於工程有了進展,四皇子帶人沿途開闢或修復以前楚家搞出的羊腸小道時,鄭春秋的“病”也隨之有了“起色”。

畢竟,從最初想好的千頭萬緒,到集體趴窩沒了頭緒,再到現在人家四皇子給重新挑出了頭緒,鄭春秋若再不打起精神,是真要擺爛等著被治罪嗎?

朝廷輸送的勞工隊伍也不算很慢,接而連三地到來,因為有四皇子他們反饋回去的資訊,也再沒出現過撒泡尿就死人的事故。

四皇子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