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自己的世界就沒當過領導、沒有經驗;又是“紅旗下的蛋”——頭突然出來是多年的期盼,挺胸抬頭叫喊是天生的遺傳。

這不是適不適應社會的問題,而是三觀早已穩固的問題。

她哪裡懂得皇帝任用她的真正含義,是把她當槍使,對抗的是皇帝不方便掀翻的世家大族與朝臣之間過於穩固的利益鏈。

那對皇權是最大的威脅。

他們世代在朝廷做官,子承父業、兄弟相望,世襲傳承,門第清高,聯姻結網。

哪怕最初是以詩文傳家的世家,為維護家族利益,族中也必定會想方設法掌握軍權,以武力維護自己的崇高地位。

世家裹挾皇權,最後西風壓倒東風,皇權旁落。

國家需要世家門閥支撐,卻不能允許他們與皇權牽涉過深。

皇帝一直想把朝廷上下大換血,扯斷世家對朝堂的牽制,可是,自古以來變法也好,革新也罷,想不血流成河都是難如登天之事。

不過誤打誤撞的,楚清到底是給皇帝制造機會,把薛正浩的兵權收回來了。

給楚清封爵,並把封地選在臨洋縣,其實是皇帝在矛盾心情下做出的決定,卻也等於把楚清“束之高閣”。

可楚清又開始鼓搗東西了,她總是能鼓搗出些好東西。

皇帝又翻出楚清的“沒良心炮”圖紙看。

別說鄭春秋覬覦,皇帝也覬覦啊!

當皇帝聽說楚清工廠被盜,與工部有關時,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此事與鄭春秋脫不開干係”,甚至內心還有些期待鄭春秋能成功。

可惜,鄭春秋鼻子也很靈,盜竊失敗第一時間給自己脫罪,倒是不好懲戒他了。

真是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的糟心玩意兒!

看到皇帝看圖紙,李公公多少能猜出皇帝的心思:這是又想回到鄭春秋了。

貼身總管是什麼人?那是比皇后還熟悉皇帝的人。

李公公邊把案邊的白玉茶盞放到托盤上準備收走,邊說道:“皇上,過於思慮於龍體不宜,您要保重呀;

鄭大人得了教訓,自然惶恐,必會竭盡全力辦差,以求戴罪立功,他不是說早已有采礦之法?皇上且寬心。”

鄭春秋為求脫罪,說的是:“臣早已制定好開採計劃,根本與臨洋侯不相干,臣豈會派人行竊?臣是真的不知此事。”

一推六二五*。

若非皇帝已經下旨讓四皇子與鄭春秋一起負責開採玉礦,是真不想再用這個工部尚書了。

只是君無戲言,話自帝王之口說出,就是聖旨,不能說改就改。

皇帝感到,自己是真的需要貼心能幹之人,希望老四那孩子透過這次歷練,能承擔起一部分事務吧。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指望那些朝臣,不如培養自己兒子。

*注:一推六二五由來:老秤一般以十六兩為一斤。買賣東西時,若一件商品一元,如果對方買了一兩貨,便是0.0625元。

第一種說法:買東西過秤時,把秤砣繩子推到表示一兩重的戥星,便唸叨“一推六二五”,若推至二兩,則唸叨“二推一二五”。

後來人們將此編成歌訣,買賣東西時,便捷許多。

第二種說法:原應是“一退六二五”。

其中的“退”,本是珠算中退一檔,即退個位為小數點的意思。

因為“退位”與“推倭”諧音,於是演變成了“一推六二五”,形容裝糊塗、推諉責任。

我贊同第二種說法,你呢?

*冷知識:為何一斤是十六兩,而不取整數?

天上星宿十六顆,北斗星七顆,牽牛星三顆,太陽、月亮、地球,再加上福、祿、壽三顆星,總共十六顆星。

將“天時”融入演算法,意味著買賣人做事、算賬要天地良心。不能缺斤短兩,否則就是瞞天過海,是會折陽壽。

“舍利取義”是人們的共識,也是社會對商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