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害馬”(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家軍”合二為一,楚清心驚不已。
七千餘眾。
再想到沃斯國的採礦隊伍……那裡被小寶前後幾次運去六千餘人……還沒有算上楚家各地商鋪留守的人數。
不冤哪,楚清想,眼下已有一萬三千,小寶手裡還有多少人尚不可知,要人有人,要炮有炮,說楚清能謀反,不冤!
縱使沒動機,但咱有實力啊!
別人開工廠,僱的都是工人,人數再多也是一般散沙,楚清家可不是散沙,而是黏豆包!
可黏可黏的黏豆包!
三月的臨洋縣,寅時過半時天色最黑,也是人睡得最沉的時候。
“楚家軍”已經結束了“沉浸式整隊”。
從北境回來的兩千人馬,經過一個時辰的休息,雖然還很疲憊,但是精神卻已抖擻。
不得不抖擻,因為楚清說了:勝敗就在今朝。
昨天的戰鬥,讓沃斯人遭到重創,兩萬餘騎兵,傷亡共計一千七百餘人,戰馬傷亡共計三百餘匹,這對他們來說是割肉刮骨般的損失。
此時,雙方的馬匹都處在體能消耗過大,需要養護休息的階段。
理論上講(當然,這是老於講的,老於就是理論),想讓馬強壯不生病,最好不要讓馬不停的跑,要跑一陣停一陣兒補充食水。
若是需要長途奔襲,那麼連續跑三十里地最好讓馬休息一天,這也是為何每隔三十里設定一個驛站的原因。
如今雙方的馬匹運動量嚴重超標,除非想把馬匹一次性報廢,否則真的不該再使用它們。
所以,楚清選擇全體化做步兵,現在前去偷襲沃斯人的營盤。
一來,在被動之下讓他們喪失衝鋒的優勢;
二來,就算他們繼續像昨天那樣衝擊,戰馬的實力也大大受損;
三來,棉田靠山,樹林較多,對騎兵不利,倒是方便楚家這些“遊擊愛好者”。
最重要一點,楚清想給薛正浩點“顏色”瞧瞧。
對於趁夜偷襲,大家都很贊成。
尤其是老於,他說:“他們兩頓沒吃了,又滿山瘋跑半天,估計早已筋疲力盡,趁他病、要他命!”
老趙則對放棄使用騎兵很滿意,他看了看楚清身邊跟隨的許念平,又看了看小寶,心道楚清還不知道小寶有自己的騎兵隊伍,瞞著點,正好。
楚清帶回的兩千餘匹馬,除了馬達給分的沃斯馬,還有從老於老趙的馬場挑出的比較好的大宣馬。
但是長途奔跑,在裴將軍那兒換了一次馬,將自家的馬放到裴將軍營裡修整,騎回來的是軍營裡的馬。
可即便這樣,裴將軍的馬堅持到回來,也都早已脫力,需要好好養養,不能再用。
老趙現在別的不擔心,也不擔心過後裴將軍不給換回來,就擔心裴將軍到時候給換成不好的馬。
不管是馬場的馬、還是裴將軍的馬,都沒經過炮火洗禮,容易像沃斯馬一樣炸群。
可是馬場的馬卻比軍營裡餵養的好,品種也好,裴將軍在戰馬這一項上沒有門路,朝廷給提供什麼他就只能用什麼。
所以看到楚家的馬那麼好,能不偷偷給換走些?
老趙還記得當年洪亮評價裴將軍的話:“這個裴拔毛啊,哪兒都好,就一點不好,佔不到便宜就跟吃了虧一樣!”
裴將軍全名裴茂,家中排行第八,洪亮給起了外號“裴拔毛”,就是說他雁過拔毛的性子。
老趙現在比較慶幸的一點就是,後半夜許念平他們到達後,他和老於把自家的馬給換到更遠的地方,沒讓許念平發現。
那小子也是夠呆,只知道亦步亦趨跟著楚清,都沒到處走走看看。
“只有這些人?薛家軍呢?”許念平問道。
從他到達此地,直到現在,也沒看到薛將軍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