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爾公主羊肉沒吃成,卻吃到一個大耳刮子,還被軟禁在房間裡,氣得天天叫罵。

她不罵谷蠡王帕卓,罵的是楚清,楚清不但坑了她哥哥,如今又坑了她:“該死的大宣女人!”

可是罵似乎不能平息她的怒火,她真正的怒火是:同樣是女人,憑什麼楚清就能“為所欲為”?憑什麼!

楚清這段日子時不時就打噴嚏,還成對兒成對兒的打,害得卓耀和一眾楚家小子誰見了都要關心一句:“老大,入冬了,多穿點兒!”

楚清揉著鼻子琢磨:“一想二罵三惦記,誰沒事兒總罵我?”

“兩腳羊”這個侮辱性詞語在京都引起的民憤,成為沃斯人此次求援的不利因素,被迫同意諸多不平等條約。

比如,大宣要在沃斯設立“公使館”,旨在監督和保障在沃斯生活的大宣人之利益;比如,大宣商隊進出沃斯,不得扣留“關文”……

再比如,大宣歡迎沃斯的馬匹交易,給以相應的優惠政策,還會“平價”分享大宣的經史子集,以利兩國交好。

如此等等。

最後皇帝還“順帶”提了一下楚清與四王子的交易文書:“楚清是我大宣為宣揚女子自立自強而樹立的典範,貴國四王子身份顯貴,為貴國與我大宣交往做出良好的開端,朕希望他們的契約能成為兩國商業往來上的範本。”

原本想遮蓋四王子的愚蠢作為、抹滅他簽下的虧本契約,卻被大宣皇帝公開說了出來,想不承認都沒有理由了。

不過,那些是沃斯王的想法,不是他谷蠡王的,對谷蠡王來說,他只看重糧食。

糧食,最不值錢,可也最值錢。

江南那幫商人每次來沃斯,都把重心放在絲綢和茶葉上,因為那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本小利大。

而糧食,本小利薄,遠途運輸還怕潮怕火,在商人看來簡直是虧本的買賣,極不划算。

能夠往沃斯販售糧食的,目前也只有楚清那個蠢貨才會做,可谷蠡王知道,當初因為對棉花的控制,得罪了她,現在他們塗虎爾特部落想購買糧食極其艱難。

所以,大宣皇帝只要答應支援糧食,其它的,帕卓才不會理會。

再說,目前也只是商議階段,他只管把大宣皇帝說的那些東西整理成文,提交給沃斯王即可,至於到底能不能簽下那些條款,則是沃斯王去煩惱的。

但有一條,他回去後會全力促成糧食支援協議,畢竟,冬季已至。

楚清的噴嚏一直到沃斯使者離開京都後才停止,而她也接到旨意:進宮覲見。

楚清很是納悶兒,沃斯使團都走了,幹嘛還召見自己?

來傳話的小太監說看了看太陽,快到午時了,催道:“咱們這就走,您帶上些臘鴨肝腸,宮裡主子們都好上這口兒了!”

這是……送給辛嬤嬤那點兒東西,真被她做給主子們嚐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