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國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年京都的元宵節比往年都要熱鬧。
城頭上,一排排“蓮花燈槊”高聳入雲,朵朵蓮花盛開,照得夜空通明。
槊杆由整根碗口那麼粗、削去枝葉的毛竹製成,足見“蓮花燈槊”之巨。
城內,或古色古香、或充滿童趣的花燈,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各種形態皆有,裝點著繁華都城的大街小巷。
身穿吉服、手提花燈的人們,踏著稚趣紛飛的節慶氣息,紛紛出門賞燈。
遊覽的人流中夾雜著一些與大宣人服飾不同、相貌迥異的沃斯人。
而各路藝人也集聚於此,除了大宣本土的各族藝人,也有原先屬於東倫國一些民族。
他們表演著嗩吶、胡琴、鑼鼓和一些少見的樂器,引得不少人駐足圍觀。
此時,市集上的小販們也是忙碌異常,街上有做成包子、紅燒肘子模樣的的燈盞,小攤上就有做成燈盞模樣的包子和肘子。
各種美食小吃散發出或濃烈或清淡的香氣,引誘著遊客前來品嚐。
賣糖果、蜜餞的本地人小攤邊,也有賣甜餅、餑餑、乳酪的沃斯小販,各種甜酸苦辣、香氣四溢的小食,大大地滿足了遊人的味蕾,更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息。
御街的燈展是全城最盛大的,因為皇帝會帶著皇子和嬪妃登樓觀賞,看到城內一片燈火璀璨,慶德皇帝心中豪邁:看,我大宣海納百川,各族各國人都有,多麼熱鬧輝煌!
“皇上,秦王剛讓人來捎信,說得到訊息,沃斯使團已抵達城外,準備明日休整一日,後日進宮覲見。”李公公在皇帝身後小聲稟道。
秦王是皇帝的親叔叔,也是皇帝唯一一個在世的、支援他的長輩。
讓秦王擔任京都府尹,除了看重他的政治經驗之外,秦王的人脈廣泛,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獲取更多的政治和社會資訊。
而且秦王不像皇帝那樣被各種政事囿於皇宮,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各種奇特、新穎和不同文化的事物,因此相當具備包容性。
這些包容性可以幫助他在治理都城的過程中將多方思想和訊息進行綜合分析,給皇帝提供反饋意見。
全京都的人民都可以心無旁騖的過節,皇帝不行,秦王也不行,他們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需要了解每一絲異動。
皇帝頗覺意外:“沃斯使團?他們來幹什麼?怎麼突然來了?”
雖然李公公聲音不大,皇后就在皇帝身側,也聽到了,不禁看向御街上一處正在表演歌舞的地方。
那裡,正有金髮雪膚的沃斯舞姬穿著緊身皮革舞衣,妖嬈多姿地扭擺著身段。
這兩年,隨著兩國通好,以及鼓勵商人去異國發展,京都也湧進一些沃斯商人,且其中不乏大商人,在京都開設酒樓與妓館,提供的是情調、風格皆與眾不同的服務。
平日沒感覺京都有多少沃斯人,可今晚卻看到好幾處,本以為是因為極少出宮,所以不知,可眼下看來……
“皇上,怕不是突然來的,臣妾前些日子就聽說有沃斯的商隊進入京都,不知與使團是否有關係。”皇后說道。
有關,當然有關。
第二天一早,秦王就帶來了答案,隨著一起帶來的,還有沃斯使團覲見的請求。
秦王:“皇上,沃斯的使者早已進入京都,這次的正史是沃斯四王子凱利迪,副史為谷蠡王帕卓,如今在城外的,只是沃斯禮部的官員和使臣儀仗。”
皇帝:“這麼說,他們是偷偷潛入京都了?”
秦王:“也不算潛入,他們是以商賈身份進入的,早前沃斯人買下的幾處鋪子一直不溫不火的經營,只是春節期間大操大辦起來,因是年節時分,各家商號都在是如此,倒也不引人注意。”
皇帝:“皇叔,你覺得,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