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味道,像是一個村的雞蛋都臭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楚清想獲得大量硫磺,就需要與這些地方取得聯絡,那動靜自不會小,有能夠得到天然硫磺的地方,而且還是在大宣境外,簡直是瞌睡時有人遞枕頭。
人的問題被李虎和小寶用一包白礬粉末解決了,火藥的原材料也解決了,慶德十四年就在一百零八村深山裡的軍工廠中悄咪咪開始了。
正月初二,楚清收到密探自沃斯傳回的訊息:有一支從王城出發的隊伍,行進速度很快,起初他們並沒有發現不妥,因為每年深冬時節王城都會派出隊伍到各部落補充物資。
王城和部分維拉特領地,有定居的沃斯人,其他地方几乎都是逐水草而居,草原廣闊,因此這支隊伍出了王城就不好跟蹤了。
待到他們發現和索特地區出現一隻沃斯商隊的時候,懷疑就是王城的那支隊伍偽裝的,行進速度很快。
整個隊伍看起來並不像真正的商隊,因為車轍印很輕,不像運貨,又因防衛很嚴,他們靠近不了,無從刺探。
資訊不全,無法分析,反正宋廷山那邊幫忙準備的物資還沒有辦妥,楚清決定遲些動身去沃斯,繼續等著情況。
正月初四,大宣的官方春節假期結束,各行各業開始新一年的奮鬥。
魏誠毅託人給送來一封信:邊境地區有數支沃斯商隊進入新倫州,大部分準備進行糧食交易,也有幾支商隊準備進入大宣內地,未見異常,但是他感覺應該有事,因為往年的此時應是沃斯人為糧食發愁,不停有小部落過界搶糧,今年卻沒有。
楚清也覺得奇怪,沃斯人什麼時候這麼彬彬有禮了?小部落的人不是該出來搶劫邊界百姓和互市的嗎?怎麼會只派商隊出來買糧食?
難道沃斯國今年人人腰包都鼓溜?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一天,大宣各大州府“金吾不禁”,城門大開,徹夜不閉。
街上也沒有宵禁,人們可以自由進城,城內居民也可以徹夜不歸,大家開開心心觀看燈展。
除了京都燈展可持續五天,其餘各地燈展可以持續三天,作為新晉富豪,楚家更是出資在主要街道都建了巨型燈樹,以供百姓觀賞。
既然苟且都沒資格,楚清索性不再低調——楚爺就是有錢,錢多就要嘚瑟。
不僅如此,在楚家各處商鋪門口,還讓夥計們頂著“火楊梅”攬客,搞得場面紅紅火火。
“火楊梅”是京都的達官顯貴和富商大賈才流行的玩意兒,就是用幹棗磨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一一穿到鐵樹上,點著了,放在頭頂,新鮮又有趣。
更有巧手工匠把燈籠打造得像棗子和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和翡翠做裝飾,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往頭髮上一插,成了最耀眼的飾品。
前者頗受公子哥們的喜愛,後者則是夫人小姐們的心頭好。
只是頭上戴燈,極不安全,這就顯出有錢人的優勢了:他們身後總會跟著一群跟班,既要保護主子別被人剮蹭,導致燈火燒腦袋,又得想盡辦法讓人們都看到,還得不能臭顯得太直白。
可是這些京都貴族才玩得起的玩意兒,就在楚家鋪子夥計的腦袋上頂著,囂張吧!
傍晚時宋廷山就派人來通知了,說幫忙調配的物資都已到位,讓楚清可以安心過節。
這也意味著楚清也該準備動身前往沃斯,魏誠毅這時候親自來了。
“清子,事情不對!”魏誠毅一見面就說道,完全沒有過節的喜氣:“沃斯使團今早入京了!”
楚清:“使團?入京?老宋和老白都不知道?來做什麼?”
魏誠毅:“是,我們誰都沒得到訊息,使團名義上是友好造訪,實際目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