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外,繁華漸漸淡去,飄落的雪花裝點枯樹枝丫,好讓荒蕪不那麼顯眼。

楚家的車隊浩浩蕩蕩出了城,幾乎城裡的百姓都知道楚家又去慰問佃戶了。

“楚東家真是大善人!瞧見沒,這又是要給佃戶發放年禮了,年年發,一年都不拉下!”城門處進出的人們目送楚家車隊,眼裡滿是羨慕。

也有人不以為然:“年年發?你數著了?還大善人,要是真善的話,怎麼還有佃戶,她怎麼不把田地分給佃戶?”

話分正反,代表了人們對事物不同的看法,也就有了爭執:

“那怎地?合著把人家的錢都分給別人才叫善人唄?”

“有什麼不對嗎?做不到就別說什麼善不善的,那都是整景兒,做樣子給人看的!”

“那怎麼沒見你把你家的錢分給你二弟家一半?你還有錢進城看戲,你二弟家都窮的揭不開鍋了!”

“那……那能一樣嗎?親兄弟講究明算賬!再說了,我又沒說我是善人。”

“那人家也沒說呀!”

“她是沒說,可你們說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她這是沽名釣譽、邀買人心!”

“切!我要是真到當佃戶那天,我就給楚家當!

有沒有土地能咋地,你看人家的佃戶,家家都有餘錢,人家都不著急買地!為啥,那些地你買了,能有人家種的好?

你看看人家用啥種地,你家用啥?人家到日子就來一批畜力犁,咔咔就犁田,完了明年還來!你家行?

人家那種子,人家那收成,給你十畝地你都比不上人家二畝地的收成!”

這話引起共鳴,人們紛紛表示同意。

要論當佃戶,真沒誰有楚家佃戶過得滋潤,就連他們這些農戶看著都眼紅。

若不是因為手裡沒有土地心裡不踏實,說實在的,他們也想去楚家當佃戶。

“就是!逢年過節還給發米糧!”人們最後統一了結論。

楚清和小寶坐在馬車裡,對遠在城門口的對話渾然不知。

這時候出城,慰問佃戶是真,卻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辦。

小寶把老於老趙都帶上,要他們親眼看看“沒良心炮”和各種手雷、地雷。

還有,就是等大毛。

小毛說大毛去找爺爺了,小寶本以為是要去京都,那根本來不及和水毛毛一起過除夕。

但是水小毛說了,水毛毛就在新倫州,只是不想給楚清添麻煩,所以就沒告訴楚清。

那怎麼行!

水毛毛是小寶的朋友,很好的忘年交,楚清要好好維護這份情誼,但水毛毛說得也對,楚清畢竟是官身,三教九流的往家裡帶,確實引人注意。

那就在一百零八村見面。

一百零八村散落在山裡,那麼大的區域,見面要方便得多。

“小毛說他們也有給咱家的年禮呢。”小寶說道。

“啊?”楚清很意外:“孩子不是從沃斯回來的嗎?”

千里迢迢,沒大人領著,兩個孩子能平安回來,在楚清看來就很是不易,怎麼還有東西帶回來呢?

“小毛說見到大毛就知道了,大毛不讓他說。”小寶說著就笑:“估計要憋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