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日,臘月二十九。等是歲華終,無事窮相守。

年底最後兩天,親人們都回來了,路近的拖家帶口,道遠回不來的也託兄弟們幫忙帶禮物。

別人家年底,是主子給下人們發紅包,楚清家不是,她們家的小子們紛紛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有給楚清的,也有給小寶的。

這種關係很奇妙。

看起來好像楚清是這一家子的最高長輩,晚輩們回來孝敬心意;可在楚家小子們心裡,這是家裡的姐姐和外甥,忙一年了,得回家看看。

這次回來的楚家小子們,第一批那一千個中沒有多少回來的,他們被各自安排了任務;回來的多是他們遴選出的踏實忠誠的第二批人。

這第二批中也是各軍營退役下來的老兵居多,他們帶著第一批人的心意一起回來。

這次,楚清見到更多的大姑娘和小媳婦,大姑娘們是跟著回來“見家長”的,小媳婦們則是回來幫楚清忙活的。

還有一批小孩子,大的快五歲了,小的才過完百天,可把二十個大宮女和呂師傅樂得不行,啥也不幹了,就伺候這幫小娃。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今天是二十九,楚清與大家見過面,就帶著大姑娘小媳婦們一起蒸饅頭去。

擇偶是小子們自己的事兒,能帶回來,楚清就很領這份心意,她能做的就是讓這些女子自在,也讓她們儘快適應楚家這種特殊的家庭氛圍。

這些女子也都不簡單,有商戶之女,能寫會算;有秀才之女,識文斷字;更有屠戶家的女兒,不但說話直來直去,操刀殺豬更是行家裡手。

但是這些女子竟有一大半不會做飯……這倒是楚清沒想到的。

不過也能理解,她們要不是在各自孃家能獨當一面,估計小子們也不會看得上。

可既然能獨當一面,自然是下了功夫的,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有疏漏,那麼不會做飯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會這倒也很有意思,這不,楚清領著她們揣個麵糰,好把發酵出的氣泡擠出去,聽見那小小的、偶爾的氣泡破裂聲,她們都驚奇的不行。

夜幕四合的時候,小寶和老於老趙他們回來了。

一路風塵僕僕,顴骨處也被風吹得通紅,皮帽子和皮圍脖上都是厚厚的白霜,睫毛上也是。

胯下騎的是沃斯馬,腰間佩著蹀躞帶,這麼看上去,竟有些像沃斯人。

“我胡漢三又回來啦!”小寶大叫著跳下馬就往廚房裡衝。

他就知道孃親肯定在廚房裡,因為只要孃親在家,必定要親自下廚。

“啊!”

“啊!”

“啊!”

廚房門被小寶剛一推開,裡面就是驚叫聲一片。

大姑娘小媳婦在滿屋的蒸汽裡先是感到一陣冷風,旋即衝進來一個男人,大叫著什麼什麼回來啦就往裡衝,嚇得個個花容失色,手中端著準備下鍋蒸的饅頭差點扣到地上。

只有一個姑娘沒有驚呼,反而是剽悍地大喝一聲“吃姑奶奶一菜刀!”,輪著菜刀就朝小寶砍去:“哪來的蠻子!”

廚房一片蒸汽氤氳,使得人影眇眇忽忽,小寶卻能一眼認出孃親,剛撲過去,橫裡竟劈出一把菜刀,驚得登時一個急剎車,伸出準備擁抱孃親的右手便改了方向,倏地一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