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工匠們的加入,“沒良心炮”的製作變得容易起來。

有小寶給畫出的五兩銀子的“大餅”在先,這些生活無著、急於安定的殘疾工匠很想能快速透過試用期,達到轉正。

他們甚至提出可以先簽訂賣身契,就算手藝不靈光,達不到大工匠水準,能留下來給看個門、掃個地也行。

他們一來,就給楚清解決了鋼板接縫焊接的問題。

這是楚清最頭疼的問題,因為把一張鋼板捲成圓筒,接縫處的牢固度直接關係到作為炮筒時炸膛的危害程度。

飛雷炮之所以被叫做“沒良心炮”,還有一個原因是:容易炸膛,傷到自己人。

整個製作過程,楚清只告訴這東西要什麼樣,卻沒有說幹什麼用。兩天後,楚清拉著這門炮去了豆鐵礦山東邊的盆地,那裡還有個小湖,可以吃魚。

楚清曾經在這裡進行過手雷的試爆,今天要試炮。

馬車上有楚清帶的幾包炸藥,被捆紮成帽盔形,而不是圓餅形,更利於在炮筒裡旋轉翻滾,增加射程。

炸藥全是楚清自己配置的黑火藥,捆紮起來並不輕鬆,既要捆紮結實,增加單位體積內黑火藥的密度,又要安置好引線。

而引線則是採用了最早的明火引燃火捻子的方式,這樣才方便估算投擲炸藥包的時間。

引信製作得也很麻煩,不再是直接用麻繩浸透火藥再晾乾,而是用其做藥芯,外面還要包裹一層用糊窗戶用的牛皮紙,最外層還緊密纏繞一層細麻線,接近於每秒燃燒一厘米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保證短時間內入水不會熄滅,卻不能保證狂風吹不滅,但好歹能計算點火後撤離的時間。

今天的試爆,要比試爆手雷時危險得多,楚清的心砰砰直跳。

“沒良心炮”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容易炸膛,而造成炸膛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發射藥和炸藥包的引線出問題。

理想狀態下,炸藥包的引線要長些,發射藥的引線短些,這樣發射藥爆燃而迅速產生高熱氣體,將炸藥包拋射出去,並落地爆炸。

可如果露在外面的發射藥引線被風吹滅了,而炸藥包的引線在炮筒里正常燃燒,那麼炸藥包將不能被拋射,就會炸膛,死傷的是自己人。

或是由於炮筒角度問題,拋射出的炸藥包距離太近,同樣會炸到自己人。

再或者,炸藥包成功射出去了,可是引線燃燒太快,依然會炸到自己的陣地上。

總之,做個大炮把自己炸了,真就是沒良心了。

到這個時候,楚清不得不把做的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告知呂師傅。

其實呂師傅一看這個結構,就覺得像大號的炮仗,甚至猜出底部的榆木墩挖的洞應該是填裝飛火面的,旁邊鑽的孔應該是插引線的。

所以呂師傅聽了楚清的話後只是眨巴了半天眼睛,然後說道:“先試試看!”

接受良好啊?

這次輪到楚清眨巴眼睛了:“呂先生,您……沒什麼要勸誡我的話?”

“勸啥?誰家閨女出門辦事不得揣把菜刀再上路?不怕壞人哪?”呂師傅說,語氣中滿是“就該如此”的意味。

這就是呂師傅今年下半年過得不順心的地方。

夏天時他遇到老夥計們就已經心情不好了,又滿京都轉悠,幫老夥計們治病、蒐羅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花了不少時日,卻又聽到楚清在“謀反”的說法。

當時他氣得和老黃忠倆人一邊喝酒一邊大罵,卻想不出能幫上楚清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