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繼續他的忽悠:“曹操不但喜歡唱歌跳舞聽音樂,自己還作詞作曲加奏樂、演唱;

而且曹操極具文采,《短歌行》、《度關山》、《對酒》、《蒿里》……這都他寫的;

他的詩歌內容充實、語言質樸、遒勁,感情充沛,真摯感人、深沉,描寫形象生動、自然。因此,特具生命力;可是!”

小寶話鋒一轉:“可是,有文采、有特長,那是他個人的事情,可他喜歡錶現,這就不符合他的身份定位了;

他天天鼓搗這些,結果他手下的將領就有樣學樣,有事沒事都吊吊嗓子;

你們想吧,萬一曹操唱完歌,哪個將領附和得不好,肯定會得到曹操的“另眼看待”吧?這就會影響到軍事吧?

可手下眾臣附和得好,又會如何?繼續唱!變本加厲啊,那正事兒還幹不幹了?這不是影響整個朝廷的風氣嘛;

同樣,皇子都跑去經商了,臣子怎麼想?怎麼幹?上司為所欲為,下屬就會曲意迎合,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小寶可不打算跟皇子們合股做生意,那同被人家明搶有什麼區別?

“再有啊,”小寶看著二皇子眼睛不時瞟向桌面蹴鞠,似有不甘心之意,又道:“我鼓搗這些東西也是因為喜歡,我喜歡製作小玩意、喜歡琢磨美食;

不然,我不寫遊記,寫本如何以六歲稚齡考上秀才的書,我不得把錢都賺瘋了?

別說各書院的學子們會買,就算是家裡有小孩的,他們的父母也會買吧?”

五六七八九十皇子們玩桌面蹴鞠的吵鬧聲音更響了,明顯要蓋住“以六歲稚齡考上秀才”的言論——皇子們感覺自己被鄙視了,但是沒證據。

二皇子一邊質疑一邊抬槓:“先前你說你的定位是賺錢養家才會鼓搗這些東西,這會兒又說你是因為喜歡,你不覺得你無法自圓其說嗎?”

小寶一挑眉毛,滿臉都是“這有什麼想不通”的表情,說:“這不矛盾哪!

前幾天我跟先生一起用午膳的時候,先生還同我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呢!

想幹什麼比不上喜歡幹什麼,喜歡幹什麼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我的定位是賺錢養家,自然要找自己能引以為樂的事情去賺錢嘛,這樣既不會覺得煩悶,也不會覺得疲累;

總比我削尖了腦袋死命紮在書堆裡,然後拼命讀書考學強吧?那樣該多無聊,三年考一次,考不好再等三年?

我考童試的時候,跟我一個考場的,有個五十歲出頭的爺爺,那時候我看著他,彷彿看到自己的未來;

想到我若如他般白髮蒼蒼還在考學,我孃親就得更加白髮蒼蒼還要供我讀書,頓覺前途一片黑暗哪!

其實,我有時候很羨慕你們……”

“哦?羨慕什麼?”三皇子蘋果才啃了一小半,小口小口啃,然後細嚼慢嚥,斯文得很。

小寶:“羨慕你們出生就在天下人的終點線,而我等平凡人,好一點的,還在擠在科舉這根獨木橋的起點上,而更多人連這根獨木橋都沒有資格擠,因為他們讀不起書、吃不飽飯。”

忽悠有時候也是一種學問。

絕大多數人都有避重就輕、好逸惡勞的思想,小寶在不知不覺中把這種思想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