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學渣君!(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寶:“《舌尖上的京都》,今天寫到‘橙甕’的做法,講述南料北烹的特點。”
咕……二皇子肚子響了一下。
先生拿起小寶的紙張一讀:“香橙螃蟹月,新酒菊花天……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瓤,留少液……將蟹螯取肉拌入雞蛋液和膘丁……加橙汁汆炒……”
咕嚕……四皇子的肚子響了一下。
小寶順嘴接下去:“也可將梭子蟹換成河蟹,雞蛋換成蟹黃……以橙為器,以甜去腥,且蟹橙兩味相配,蟹肉與橙汁黃白相襯,鹹酸交融;
酒香和著橙香,鮮嫩的蟹肉,裹挾著橙汁的酸甜,讓人食之既香而鮮,可謂“觀之可喜,食之有趣……”
咕嚕嚕……三位皇子肚子集體鳴唱,五皇子尤甚。
先生不得不控制場面,瞪了小寶一眼,然後繼續上課。
午休時,小寶被先生叫去。
因是皇帝特意囑咐給調的班級,先生不辨皇帝本意,故不敢太過批評,只是讓小寶端了飯菜與自己一起進食。
“楚懂,課業上要專心……”先生開了頭,就是一連串的勸學之語:“不要辜負皇帝的苦心……”;
不要影響皇子們的學習情緒”;
就算功課已然爛熟於心,也要謙虛謹慎向學,所謂溫故而知新……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故首先要樂學,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其中之奧妙無窮,難道激不起你向學之心?
《莊子》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豈能浪費光陰乎?……”
云云。
先生是邊吃邊說,邊說邊吃,吃得美,也說得爽,還自認為平易近人、寬以待人,並不顧及“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根本沒有以身作則的意思。
規矩嘛,都是約束比自己級別低的人的。
可人家是先生,作為學生的小寶,還得“尊師重道”,只能人家坐著他站著,人家吃著他看著,人家吃著說,他站著餓著肚子聽。
真是出來混,遲早要還——課堂上勾得皇子們肚子直叫,如今自己餓的胃抽筋。
*注:四體:雙手雙足;
五穀:稷、黍、麥、菽、麻;
六畜:馬、牛、羊、雞、犬、豕;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八音:匏瓜、陶土、皮革、木塊、玉石、金屬、絲絃、竹子。
《三字經》中說: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冷知識:人們的主食即糧食,有五穀、六穀、九穀三種說法。
三種說法都是同一個人說的——東漢鄭玄。
他在注《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的“五穀“時雲:“五穀:麻、黍、稷、麥、豆也“;
在注《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的“六穀“時雲:“稱、黍、稷、粱、麥、煎“;
在注《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的“九穀“時雲:“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
甭管幾谷,都他說的,唉,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