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這一著急之下脫口而出的“不可”,把辛嬤嬤嚇了一跳。

“小寶是男孩子,十二歲了,不好進後宮的!”楚清馬上又接了一句,辛嬤嬤神情緩和下來:“楚大人考慮的周全,是老奴疏忽了。”

《禮記·內則》裡說:“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七歲的男孩女孩都不能坐在一處、吃在一處,更別提跑人家後宮裡,就算公主她親哥親弟都得提前通報,何況外人。

楚壯已經背個牛皮大雙肩包站在辛嬤嬤身邊,小寶看看她,又看看鄭小柔,鄭小柔點了下頭。

小寶便退後一步:“是哈,那……孃親早些回來!”

這個時候見到小寶,本就讓楚清喜憂參半,馬上還要進宮,沒有機會同小寶話說,楚清就這麼憂心著上了辛嬤嬤的馬車,楚壯隨馬車步行。

“那跟著孃親的,能行?”望著遠去的車馬,小寶問。

“她叫楚壯,”鄭小柔一邊回小寶的話一邊把其餘七個女護衛招過來跟小寶認識:“她們是‘壯麗河山,錦繡萬年’,都姓楚;

楚壯不是最聰明的,但是功夫最好,也有眼力見,膽子也最大,別說死人,就是碎成肉泥,她也能面不改色地撮起來裝桶裡;

還有啊,大壯吵架厲害!她們幾個吵架都厲害!”

小寶無語,吵架有什麼用?他娘需要一個懂得跟皇宮裡女人相處之道的人陪著。

連三胖家的那種女人都能讓他娘吃癟,何況是宮裡的女人?宮裡規矩多,人嘛,別看都是女的,可殺傷力比男的還強。

為啥?因為她們都是皇帝的媳婦兒啊!

要是孃親哪處讓她們不稱心了,一個跑皇帝枕頭邊吹風不怕,一群都跑去吹風,皇帝這個放大器再給放大放大,孃親就得被她們的颶風捲死!

別說孃親了,就是那個“糊塗龜”胡恆秋,也一樣逃不過颶風侵襲吧?

當初張御史在朝堂上彈劾楚清“攬功”有造反之嫌,才被罰了三個月俸祿;胡恆秋這次可是替皇帝頂缸背鍋,卻被罰俸半年,可見皇帝還是分了裡外親疏——人家張御史的侄女是皇帝后宮的嬪啊。

“我怎麼樣能進後宮?”小寶問道,語氣十分平靜、平淡,毫無之前見到楚清時的孩童模樣,也無見到辛嬤嬤時故作收斂的小大人模樣。

這樣的小寶讓鄭小柔心中凜然:她那個當工部尚書的爹想事情時就是這副樣子。

“沒辦法,”鄭小柔說道:“除非宮裡傳旨。”

也不是完全沒辦法,鄭小柔想,但是不能告訴小寶,方才楚清差點失態,就是為了不讓小寶出危險。

以前辛嬤嬤每月都會來青瓦臺一兩次,都是為了給公主採買些鴨脖子、鴨翅膀。

若是有段時間不來,青瓦臺也會派人送一送,楚家這幾個鋪子都是皇家人曾經關照開業的,別的事情不敢造次,公主喜歡小吃,隔三差五送點兒,也算有個人情往來。

只要說是青瓦臺給送菜,總能帶進去個人,或推薦新菜、或介紹新吃法,然後等著驗過毒、再得了公主評價才回來。

這次要是也打包幾個食盒派人追過去,倒也有混進宮的機會。

這個辦法不能說,小寶是楚清的眼珠子、心尖肉,鄭小柔得給看住了。

公主見到楚清是一臉欣喜,噓寒問暖很是親近,楚清多少放下些心:看來此行並無危險。

而且公主雖住在皇后宮裡,皇后並未召見,皇帝也沒有露面,那看來真是公主想她這個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