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二章 團圓節不團圓(第1/2頁)
章節報錯
似乎大宣十三年的中秋節誰都過得很反常:該回家的回不了家;不該在路上的還在路上;明明可以團圓的偏要遠離家人跑去與同僚們團圓。
京都西城青瓦臺斜對面的老字號“醉仙居”酒樓,掌櫃站在門口看著天上圓月,心中很是幽怨。
就煩這幫達官顯貴,自打青瓦臺開業後,他們竟然無情拋棄自家酒樓,跑去青瓦臺一去不復返。
既然給人家捧臭腳去了,倒是別再回來呀?嘿!平日倒是沒回來,今兒大過節的他們全都跑來了!
你們不想過節,別耽誤我呀,我還想回家抱抱孫子、看看老妻呢!
醉仙居也是三層樓,空空蕩蕩,只有二樓一間包房有客,而包房內此時卻是寂靜無聲。
刑部左侍郎霍偉霆是今天聚會的召集人,與會的有工部尚書鄭春秋、兩名御史、還有兩名密偵司的經歷,“經歷”,負責“文移出入”,就是處理往來文書的人。
俗話說,有錢能使磨推鬼,密偵司也不是鐵板一塊,總有禁受不住錢財誘惑之人。
密偵司雖直屬皇帝親管,俸祿卻並不高於同級,作為從七品的經歷,應該說是文職官員中最尷尬的。
他們屬於部隊編制,乾的卻是文職的活,這在其他同僚看起來不倫不類的。
除了地位尷尬,收入也尷尬,他們甚至沒有地方上一個八品縣丞的收入多——沒有外快來源。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誰都得養家餬口,生活拮据又不甘清貧,被收買也是早晚的事。
霍偉霆等人得到的關於楚清謀反的“證據”,就是由這兩名經歷蒐集、整理、加工的。
至於他們是從哪裡獲得的訊息來源,只能是他們在各地的同行唄。
兩名經歷此時惴惴不安。
按說,他們只管提供材料就好,從七品的官員,又做不了別的。
可他們被叫到今天的飯桌上,就等於公開了他們背叛密偵司的事實,實在是讓人心虛,幹嘛叫他們來啊!
“楚清與我刑部無瓜葛,我不方便提起此事,鄭大人,還是你來吧。”沉默許久後,霍偉霆終於開口。
皇帝遲遲未有明示,雖然地方上呈的奏摺內容幾乎滿朝官員都有了解,卻還不好在朝上彈劾。
但誰知道皇帝什麼意思呢?沒準兒是皇帝一直對楚清有所偏袒,此時自己不好開口,等他們起個頭?
若真是這樣,那誰起這個頭都沒關係,可若不是呢?
鄭春秋也是這麼考慮的,他說:“兩位御史大人有風聞言事之權,還是由你們開始比較好。”
兩位御史對視一眼:這是第幾輪了?
言事官無需對“風聞”訊息來源進行說明,亦不必承擔言事不實的責任,可上次楚清自辯時,皇帝已經警告過他們:御史臺“言路不可不開,卻不可太雜”、“言官所言,應實實可行”,他們哪裡還敢造次?
今晚就這點兒事,轉來轉去就這幾句話,都想彈劾,還都不想當出頭鳥,車軲轆話轉過一輪,沉默一陣,再來一輪。
一位御史尬笑一下,提醒鄭春秋:“鄭大人,您家可是與楚清有姻親,不過,您二女兒卻被迫遠嫁江南,您就不打算與楚清算算賬、劃清界限?”
“你……”鄭春秋似被噎住,說不出話來。
這是過的什麼節!憋氣!
唯獨心中能安穩過節的,怕就是遠在新倫州的白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