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杯具”(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別人賺不賺得到錢,不幹小寶的事兒,再說了,沒有他孃親開路,這幫散戶商人連到沃斯經商的膽子都沒有。
可畢竟他現在替孃親監管著工地,他可不想讓孃親官聲受損。
“這樣,”小寶思索了一會兒說道,“我給你們找些東倫人,他們在沃斯是做貨郎的;
現在各個部落轉換草場剛結束,估計也有不少東西損毀,讓東倫人替你們賣貨;
你們只需在自己的貨品包裝上塗寫‘不要大宣貨’的字樣就行……”
“什麼?不要大宣貨?”散戶商人聽傻了:“這麼幹不會惹官司吧?”
小寶笑:“怎會?東西是東倫人賣的!東倫人逃到這邊來的,過得也不咋好,有錢的貴族還湊合,其他的都不行;
你們可以把貨品打包,比方說大箱子成對兒賣,小箱籠五個或者十個一組賣,然後再把價格提高一到二成,不但給東倫貨郎的工錢出來了,你們還能多賺些;
還有,你們在邊境互市的貨品,全都提價,寶興盛貨棧跟你們同時進行;
等把貨賣空,你們就先回大宣,不出半年,事情肯定能解決,到時候你們再回來,可以繼續提價!”
小寶估計,都不用半年,不出三個月沃斯人就得挺不住。
三個月後就是剪羊毛的時節,他們羊毛沒人收,不著急?還就不信了!
*****************
楚清進入沃斯草原後,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沃斯人花高價買了一摞一摞的藤編籃子、竹編筐,還成捆成捆的買黑蠟燭,所有的包裝上都有“不要大宣貨”、“大宣貨滾出去”等字樣。
這些貨品一看就知道不是沃斯本地產的東西,那就只能是大宣出產,卻有如此搞笑的口號,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聯絡上沃斯的探子後,才知道事情的始末,而這一切竟是小寶的手筆,楚清心疼壞了。
一個半大的孩子,換做孟懂,還是跟大人鬧彆扭的階段,小寶卻已經開始處理異國民事糾紛了。
楚清寧願小寶像孟懂一樣萬事不走心。
過早成熟,是家長沒能力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是她楚清為人母的失敗。
在楚清的世界,她不必如此拼命,雖然就業依舊是那個世界的難題,競爭依然激烈,但絕不用捨生忘死的搏前程。
環境造就人啊。
“頭兒,小寶成立了‘辛勤者聯合會’,有大宣的商人要加入,小寶沒收,他說只是為了團結礦工而成立的聯合會,商人應該成立自己的聯合會。”探子彙報。
“小寶說得對,”楚青開始做工作指示:“如今你們的處境越來越好,你們可以在各自負責的地區成立小型商會,吸收當地的大宣散戶商人入會,也方便你們辦差。”
官商勾結,是歷代君主極力打擊的事情,作為給皇帝私庫摟銀子的掌櫃,楚清堅決不能背道而馳。
自己既是官也是商,不用勾結,自己完美融合就好。
以前探子們在沃斯國開展工作極為艱難,他們只能混跡在平民階層,還要被歧視、受壓迫。
如今在楚清的一力“促進”下,沃斯與大宣的交往條款逐漸細緻和完善,讓探子們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商會是很有必要建立的,今後,會有更多的大宣商人入駐沃斯,他們需要歸屬感,需要人脈網路,也需要各種資訊渠道,所以他們必須報團合作。
獨木不成林,單打獨鬥難力撥千鈞,惟有抱團才能形成合力,透過商會牽頭,強強聯手,資源互補,以強帶弱,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