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酒樓裡嘹亮的拜年聲一響起,在外面看熱鬧的、投遞拜年貼的,通通給嚇得差點兒蹦起來:“比放炮都響!”

楚清年前事忙,又怕年後也閒不著,便想著借大年初一,把婚事給楚元他們辦了。

孩子都出來了,自家人覺得喜慶,可傳出去好說不好聽啊。

楚元和甘來的婚書,是他們到達新倫州時,小寶幫他們補上的。

大宣的婚書是兩份,一份草貼,一份定貼。

通常草貼要寫男方的家世、祖宗三代姓名、官職、是哪一房(妻、妾)的第幾子、生辰八字、主婚人等等內容。

女方接到媒人傳遞來的“草帖”後,依樣回覆;待到雙方都無異議,再寫一份定貼相互交換。

定帖的內容不用像草帖那樣詳細,但辭藻必須華麗隆重,什麼“桃花灼灼,宜室宜家”、什麼“瓜瓞綿綿,爾昌爾熾”之類,對對方也要使用敬語。

媒人和兩家人要在定帖上簽字畫押,這才具有法律效力。

這說的是“通常”,楚元和甘來不屬於這種,小寶直接寫“定貼”,並在上面寫了祝福語,唯獨簽字畫押這一步要等楚清。

楚清既是媒人又是家長,所以,他們婚書上,楚清要簽名按手印,不但楚清簽名,黃忠和呂師傅也得籤,這都是家長!

楚清也不再顧忌世俗的眼光,什麼寡婦不寡婦、吉利不吉利的,倆孩子都沒長輩,楚清就是他們的長輩!

婚禮雖然沒有三媒六聘,但也不能顯得倉促,楚清親自做主婚人,按照現代婚禮形式:“來來來,說說你倆相識相戀的經過!”

皇帝一大早接受百官的朝拜,說了些祝福和勉力的話後,回到後宮陪老孃、媳婦兒們坐了一會兒就開溜。

“把胡恆秋給朕叫來!”皇帝邊喊李公公邊在小太監們的伺候下更衣:“朕節省歸節省,可不能虧了肚子!”

於是,一身富家翁打扮的二人就晃悠去了青瓦臺。

胡恆秋不樂意也沒辦法,誰願意大過年有媳婦兒不陪,陪個爺們兒呢?可誰叫人家是皇帝,敢不陪嘛。

這是皇帝第一次來青瓦臺,剛到門口就聽到楚清在裡面讓人講戀愛經過,乾脆不走了,站門口聽著。

青瓦臺的熱鬧,看的人可多著呢,皇帝和胡恆秋就擠在人群裡,把侍衛們都快逼瘋了,總不能把老百姓都轟走吧?

楚清今天不再是男裝打扮,而是特地穿了一身棗紅色滾狐狸毛褙子,裡面也是棗紅色的牡丹花暗紋襦裙,連發髻上也插著金鑲紅珊瑚髮簪,鬢邊還有一朵碩大的合歡絨花。

這是楚元要求的,楚元在來京路上跟楚清說:“我夢見我姐說,她給自己做了身棗紅的衣服,要在我成親那天穿。

我姐姐從來沒穿過好衣服,連帶顏色的衣服都沒有……老大,我成親那天,你能不能穿棗紅色?”

除了制服和官服,楚清也從沒穿過紅色的衣服,今天穿了。

楚元站在戲臺子上,大紅喜服都沒他臉紅,抓著衣角囁嚅著不好意思講戀愛經過,旁邊可就有人喊:“兒子都有了還有啥不好意思的?”

也有人起鬨:“他不說,讓新娘子說!”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甘來的真實樣貌,那個滿臉絡腮鬍子的假漢子,竟是如此風華絕代的大美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