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中過了個餓癟肚子的大年三十,初一早上給皇帝拜完年才得以出宮。

連個壓歲錢都沒有。

這是楚清來到這個世界過得最憋屈的一個年了。

大年初一,街道上冷冷清清,卻有滿地的鞭炮碎屑和散不盡的硝煙味,人們已經放過“開門炮”了。

這一天上半天,基本上大家都不會出門,如果出門,必是拜年,而下半天才會有人出來逛街。

現在街上無人,楚清一路飛馬,暢行無阻回到青瓦臺。

小寶和黃忠他們隨楚清一起到的京都,全都留在青瓦臺,黃忠家的兒子上門請,人家都不回去,非等初二之後再說。

除了黃忠擔心楚清進宮的情況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給楚元補辦婚禮,這些事完成了,黃忠才會回家。

黃忠的兒子很想見見楚清,想看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讓他老子長年滯留在外不歸,就算不出出氣也得給兩句不好聽的。

可惜,楚清不在,他只好特別無奈的走了,

最盼著楚清回來的不是小寶也不是黃忠他們,而是楚元和甘來。

楚元說:“我兒子名兒還沒起呢,這都兩歲了!”

是啊,出生就算一歲,又跨年,可不兩歲了嘛!

到了青瓦臺,二話不說先給黃忠和呂師傅拜年,敬老嘛,以往只要能在一起過年,這就是第一要做的事情。

與往年不同的是,兩個老的都給楚清塞紅包:“好孩子,拿著,只要我們活著,你就是孩子,吉祥如意!”

楚清則奉上兩副水晶打磨的不鏽鐵架的老花鏡,因為她聽說她給做的放大鏡被那幫臭小子給昧下專門用來拉大畫兒了。

這是大宣唯二的老花鏡,黃忠和呂師傅比當初收到放大鏡時都激動,千金不換!

楚清給兩位老的拜完年,就是楚家小子給她拜年,小寶躲在房間裡沒出來,他的祝福,要單獨跟孃親說。

楚家凡是在京都的人能來的全來了,包括楚家人僱傭的長短工,他們也想見見東家,拜完年再走。

這要挨著個拜年,估計沒一個時辰完不了。

為了給楚元和甘來留出足夠的結婚典禮時間,大家乾脆一起拜年,楚清和黃忠、呂師傅站在三樓,小子們把一樓都擠滿了,連樓梯都站滿人,他們齊聲大喊:“老大(東家)吉祥!老大(東家)康健!老大年年歲歲吉祥康健!”

喊聲震天,房子都跟著嗡嗡響,楚清都擔心會不會共振,再塌了。好在就這一句話,趁房子一個不注意就喊完了。

可這喊聲把酒樓外的人們嚇得一個激靈!

咋回事兒呢?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除了親戚拜年,社會上的往來關係也會在這一天拜年。

這是禮節,但是關係要是不很親近,只表達禮數的話,不好打擾別人家過年,就會送上拜年貼。

青瓦臺也因此每年都會在門口放一個精緻的大紅箱子,要是關係不夠近又來拜年的,會把帖子放進去,然後青瓦臺回頭會送上回帖,裡面再夾上個“本月八折優惠卡”。

青瓦臺的“開門炮”是等楚清回來才放的,所以就引起周圍百姓的注意,以為今天能開門呢,結果一看,人家門是開著,但不是營業,而是自家在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