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觀蓮節(第2/2頁)
章節報錯
瞧瞧,這不就是機會嗎!
聽說那個叫楚懂的孩子紈絝得很,有熱鬧就湊,花錢也大手大腳,這種節日,肯定少不了要出來囂張囂張。
“觀蓮節”本就是水邊的節日,有水,不就有機會了?
*************
今年的“觀蓮節”,將由淞江府衙組織。
這是很新鮮的事情。
原本觀蓮節是民間的節日,最多由本地商會組織,若能邀請到衙門的官員參加,那將是商會的“臉面”。
只有像中元節這樣的全國性節日才會由官方出面組織,而且,國家更是會放假三天。
但今年不一樣。
或許是因為江南作為大宣最大的產糧地區,竟糧倉半空,無法支援受災地區的緣故,官場動盪下人人自危,今年淞江府衙打出了“為災地祈福”的名頭,出資舉辦觀蓮節。
這並不需要多少錢,可以說,不花錢。
知府大人聚集各大商戶開個小會,說出“為災地祈福”,然後就喝茶等著就好。
商戶們自然“踴躍”發言,誰家負責提供歌舞、誰家開放多少荷塘、誰家負責哪個地段的治安和衛生、誰家開放哪塊地皮供遊人漫步等等。
官府只需負責安排小商販們擺攤的地段和路線就好了。
淞江知府的算盤打的賊精。
今年淞江府夏稅已經受了影響,這時候官府出面組織過節,鼓動小商小販出來擺攤,正是“拉動內需”的好機會——擺攤的攤位費,是要加收兩成的。
不花錢,多收稅,最多就是府衙全體加個班而已,卻能保證提高上繳給朝廷的秋稅的數量。
孟家作為大商戶,而且是商會的重要成員,自然也出資了,他們負責府城內主要街道的綵綢裝飾。
是孟湧極力建議提供綵綢的,而原本孟淳最多隻想提供一片荷塘而已。
畢竟就算最簡單的一朵綵綢蓮花,都要用去半丈長的絲綢,這個開銷太大。
但是孟湧有自己的心思:你不是不打算讓我們二房跟楚家結親嗎?那怎麼行?我得給閨女製造機會啊。
可是要製造機會,就離不開落水啊、起火啊什麼的,就是說離不開荷塘。
孟家要是提供最大的那片荷塘,豈不是“事故”發生在自己的地盤上,到時候成了還好,不成,那不就是搬石頭砸腳嗎?
所以孟湧口沫橫飛之下,最後孟淳同意提供絲綢。
“魚竿有了,魚餌有了,就差魚了!”孟湧拍拍自己的大肚瓜,信心滿滿。
“老爺,”李氏走過來問道:“明日觀蓮節,我想帶樾兒去散散心,你有什麼安排?”
不是問孟湧對帶孩子出去玩安排什麼節目,而是問孟湧要不要一起去。
李氏並不存任何希望,孟湧的家庭觀念淡薄到約等於零,向來不會想著帶家人出遊。
果然,孟湧答覆:“我就不去了,商會那邊的朋友約我‘醉八仙’小聚呢,明兒你帶著樾兒玩兒的開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