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觀蓮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孟湧氣哼哼地甩袖而去。
講不通道理就不講!
這事情也不指望那娘倆配合了,只要能碰瓷就行,不用她們配合而發生點什麼,不是更真實、更可信?
孟湧算算日子,後天,六月二十四,正好,就這天吧!
大房想接觸楚家那小崽子、哦不,未來女婿,還得花上一段日子,咱二房,後天就讓那小子上鉤!
六月二十四,是大宣江南地區的“觀蓮節”,也叫“荷誕”,意思是這一天是荷花的生日。
以貫穿大宣東西的九派江為界,南方與北方的節日明顯不同,北方就沒有這個“觀蓮節”。
而在江南,觀蓮節這天,是舉家賞荷觀蓮的盛大節日,人們會進行能想到的一切跟蓮花有關的活動。
六月,正值酷暑盛夏,白天,人們採蓮弄藕泛清波,消夏納涼增樂趣多;夜間,皓月當空微風過,放燈品饌唱情歌,真真是愜意的節日。
尤其是吃,荷花能吃部分多了,不但能吃,而且好吃,吃法也多。
比方品蓮饌。
蓮的花、葉、藕、籽都是製作美味佳餚的上品,人們會在觀蓮節這一天吃“綠荷包飯”。
就是以粳米和糯米摻雜魚、肉、菇等諸味,包上荷葉蒸之,肉香飯香融荷香,表裡香透,鮮肥軟糯不膩口。
花瓣、蓮子也都要吃,人們會把蓮花瓣搗爛摻入米粉和白糖蒸成蓮糕食用;或者製作荷花酒、蓮籽粥。
藕更要吃了,夾了肉糜的炸藕合是老少咸宜的必點菜,而用削成小塊的嫩白藕、去掉皮心的新鮮蓮子和米煮成蓋澆飯,更是香美異常,令人讚不絕口。
還有吃貨們必吃的蓮房魚包,用蓮房(蓮蓬包裹著魚肉蒸熟了吃,曾有詩云:“錦瓣金蓑織幾重,問魚何事得相容,湧身既人蓮房去,好度華池獨化龍。”
荷花渾身是寶:葉可清熱解暑,花能活血化痰,蓮子養心補腎,藕可生可熟可藥,被醫者稱為“靈根”,詩人也贊之:“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吃飽喝得,荷花還能玩兒,比方放河燈。
以天然長柄荷葉為盛器,燃燭於內,讓小兒持以玩耍;
或將蓮蓬挖空,點燭作燈;
或以百千盞荷燈沿河施放,隨波逐流,閃閃爍爍,煞是好看,與七月十五里的“放河燈”無異。
除了吃喝玩,文人之間還有一件事也入了成為一項活動,就是爭論。
按說,荷花和蓮花是一回事,荷即蓮,蓮即荷,“蓮”這個字特指荷花的果實,其實蓮花和荷花原本就是同一種植物。
但是大宣的文人們堅持認為,高於水面的是荷花,貼水而開的是蓮花,並且對此一直都爭論不休。
這種爭論,反倒成為江南文人在“觀蓮節”中的一項新的活動,邊爭論、邊作詩詞歌賦,彰顯文人風采。
這是文人們在精神層面的節日活動,但是普羅大眾也有精神層面的活動——談戀愛。
當然,有意中人的,可以在這一天相約;沒有意中人但是到了婚嫁年齡的,則朋友結伴或隨著家人出來玩兒,尤其對束縛頗多的女孩子們來說,是難得的覓知音的機會。
因男女之大防,姑娘小夥們交流機會很少。
而在觀蓮節時,青年男女有機會得到交流,藉此來表白心中的愛戀,家長們也不會過於限制。
有詩云:“荷花風前暑氣收,荷花蕩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與妾船開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