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內憂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餓死在逃荒路旁的女人,其虛弱到無力哭出聲的兒子,從別的死人衣服上扯下一塊布,蓋住他孃的臉,就跟同路人踉跪走了。
更有的屍體赤身露胯,已被野狗、烏鴉啄食,腐爛透出了骨架。
恨自己還沒有死掉的老人悲哀地說:“早死有人埋,晚死無人管。”
*****************
“砰!”皇帝的拳頭狠狠砸在御案上。
李公公噗通跪地:“皇上,別傷了龍體!”
“混賬!混蛋!王八蛋!”慶德皇帝暴怒到口不擇言。
若說蝗災這件事他沒及早做出措施,到今天這個地步也不冤。
可是,他甚至把詔令下得詳細到如何翻土、如何處置蟲卵,雞鴨如何放牧、訓練,幾乎是事無鉅細,卻依然還是造成幾個州府如此嚴重的災情。
曾經,父皇為什麼要下《罪己詔》?僅是因為蝗災嗎?
不!
是因為緊隨災害的是死亡、是疫病、是造反、是戰亂,是……內憂外患!
父皇為了控制事態發展速度,才不得不妥協,那種妥協是屈辱。
難道現在,這樣的屈辱也要輪到他了嗎?
皇帝盡力壓制情緒,眼前還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御案上,並排著幾份報告,胡恆秋送來的。
第一份:吉順府亢旱、蝗災、糧食絕產,民怨四起,書院學子聯名寫下文摘條幅:“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第二份:新倫州南部出現大範圍雞瘟、鴨瘟,知府宋廷山經調查與舊東倫貴族有關,不敢專斷,已申請與理事處聯合查案;
第三份:江南六府的糧商,夏收前紛紛預定農戶手中的糧食,以至於夏稅後農戶紛紛賣掉餘糧、而佃戶已無糧可食;
第四份:和索特部族從楚清處購得糧食後,沃斯王派四王子凱利迪前往徵調,引起左賢王索男加不滿,谷蠡王帕卓順勢向沃斯王進言:左賢王與大宣勾結,圖謀不軌。
皇帝指著第一份報告,不語。
胡恆秋馬上解釋:“那書院名為洪哲書院,山長是吉順知府秦高金的堂伯。”
還能更明顯些嗎?自己治理地方不利,把罪責推到皇帝身上,將蝗災說成天譴!
皇帝又點點第二份報告。
胡恆秋繼續說明:“宋廷山查明有人故意將病雞、病鴨趁夜投放至農戶家中,致使瘟病傳播,這些人已被緝捕,供出指使者為幾個舊貴族;
但是養殖家禽是宋廷山經楚清建議而下達的政令,並且雞鴨苗都是由楚清提供,農戶以賒欠方式先行購得,因此宋廷山懷疑這次瘟病是針對楚清;
另外,今年新倫州蝗蟲並不成災,而雞鴨的養殖使此地糧食幾乎不受影響;
可在吉順府遭遇蝗災之時出現雞鴨大量死亡,宋廷山也懷疑有助蝗災之嫌,因為這個月份的風向已經轉為西南風,利於蝗蟲順風入界。”
新倫州雖說地勢高於內地,但南部相對平緩,也是其糧食作物的重要種植地域。
若真像宋廷山所判斷,那這些舊貴族……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