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用教嗎?楚清那是自願、自費提供賒欠,他們不想花錢也行,就不能聯絡當地富戶搞這個?”

劉聚:“皇上,百姓最不喜賒欠,因為他們沒有信心還得上,而富戶們更不會把錢賒給沒有希望還錢的人。”

有錢還不如放高利貸呢。

皇帝怒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要你們關注災情的時候,你們不積極,出了災情問朕該怎麼辦?

好,問就問,朕把政令下達下去了,你們執行得如何?

一個個消極怠惰,眼看著蝗蟲都要飛起來了,再來問朕該怎麼辦?

朕要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皇帝的怒火不是沒有緣故,當初楚清的工作筆記呈到御案上時,皇帝就已經召集劉尚書討論了,可惜,當初這個他信任的老臣也沒有重視。

待到劉聚自己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後,依然沒有帶動起整個朝廷的重視。

“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劉聚嘆道。

他這話是一語雙關,一是說在事情源頭的時候沒有制止,事情發展大了再想收拾殘局就會耗費很大的財力物力。

二是說尸位素餐的官員太多,因為不當家,不必想著柴米貴不貴,反正不是他們掏錢。

剛才劉聚反映的只是一些官員對於抗災不力而找的藉口,皇帝也心知肚明,所以皇帝真正想噴的不是劉聚,只不過現在站在眼前正好是他而已。

李公公站在邊上偷眼看著劉聚滿臉細密的“龍涎”,很想問問劉大人是不是香的。

皇帝也看到自己吐沫星子噴了劉聚一臉,有些不好意思,扔塊帕子給他:“天又不熱,怎麼出這麼多汗?體格也太虛了,沒事兒多活動活動吧!”

雖然明知是皇帝給自己找藉口,但劉聚還是滿心激動地雙手接過,口中稱謝不已。

對於他這等老臣來說,皇帝賞賜什麼值錢東西,都不如這些隨手扔過來的小物件來得珍重。

因為這代表的是皇帝的關心,不是親近的人都沒這待遇。

“你回去吧。出去把吏部尚書那老東西給朕找來!甭想朕給他們擦屁股!讓吏部考核去,不行就把這些官員全撤了!”皇帝發話。

沒等吏部尚書來到,胡恆秋先來了,進門時正好碰到劉聚離開。

看著劉聚仔細小心地摺好帕子往懷裡揣,都沒瞧見自己,胡恆秋嘟噥著:“眼睛花了,鼻子也堵了?”

說著就走進御書房。

見皇帝,胡恆秋比誰都從容,皇子們都不如他。

胡恆秋又是端著盤子來的,在門口時皇帝就聞到隱約的香味,可惜劉聚沒看見也沒聞到。

“又是蝗蟲?”皇帝問。

前幾日這小子就端了一盤蝗蟲來,還是用麵粉和雞蛋調了糊糊裹著蝗蟲炸的,皇帝沒看出是什麼,就吃了一口,等知道是蝗蟲時,都嚥進兩隻蟲子入肚了。

這是唯一一個可以帶著食物入內的外臣,連李公公都不當他面驗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