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范仲淹的方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很快,無論是本地、還是外地的糧商都知道“寶清盛”是棉花大人楚清的貨棧,對她的非議更多,比如“災情當前,囤積居奇”等等,楚清依然我行我素、大張旗鼓地開始興建“青瓦臺義斌府分店”。
不但張貼告示招工,還大肆宣傳要把本地的“青瓦臺”建成最具當地特色、集合各地風味、規模最大的酒樓。
並把宣傳性的標語彩旗從選好的鋪面開始,一路插到運河渡口,要求凡是彩旗所到之處,都要鋪上青磚路面,說是要“廣招天下客”。
一時間,整個義斌府對其議論紛紛,有說她不務正業的、有說她與民爭利的、還有說她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總之,說啥的都有。
而另一邊,楚清來到府衙,對高知府說自己掏腰包修路,修青磚大馬路,讓給批條子。
“這可是大好事!”高知府滿臉堆笑,眼角紋都顯得和藹可親:“楚大人心懷百姓,為國為民,本官佩服!不知楚大人出資多少?本官這就讓人過來與你交接!”
高知府非常高興,有人願意出錢當冤大頭,那還不趕緊的?楚清掏錢,官府給找人幹活,這中間多少錢得落到自己口袋呢!
以往官府都是這麼幹的,沒有什麼業績體現的時候,就修修橋、鋪鋪路,反正都是“動員”本地大戶出錢,官府徵徭役幹活。
大戶們也知道這是當官又要撈錢了,但是錢不白出,養著官員能更好地賺錢嘛。
只要自己出錢爽快,知府大人總是會有回饋,比如透露一些訊息、制定一些利於他們發財的政策。
官商勾結,本就是雙贏的舉措。
高知府以為楚清這是要與自己“緩和關係”,來給自己送錢,因而態度相當好。
“不必交接,”楚清說道:“哪能那麼麻煩高大人呢?您就給我蓋個戳,證明我修路您同意就行。”
楚清態度也十分客氣。
啥意思?高知府有些愣神。
“高大人,要想富,先修路,我出錢修路,以後您帶領百姓共同致富,也不枉您為官一任、我來此一回。”楚清笑著說道:“工人我自己招聘,磚石我自己購買,保證不給您添麻煩!”
屁的麻煩!這“麻煩”你不給我留著,我賺誰的錢?!
高知府的笑容有些僵硬:“這個……這個事情是這樣滴,”他開始打官腔:“楚大人要修的這條路,貫穿了整個府城的主幹道,會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高某需要上報給朝廷,得到批覆後才可以施行呀。”
楚清立馬把“彩虹屁”奉上:“高大人太有智慧了,為民著想、憂民之憂!
楚某為了不給高大人添麻煩,已經規劃出修路期間不影響百姓生活的路線,經過密偵司駐義斌府理事處的確認,可以執行;
我們會由渡口那邊往回鋪設,這樣既可以給百姓接受的時間,又可以大大減少對城內百姓的干擾;
而且,為了能儘快完工,楚某會以‘三班倒’的輪作方式加快工程進度,爭取做到讓大人不操心而辦成事!”
高知府的臉已經不想再保持笑容了。
“經過密偵司駐義斌府理事處的確認”,確認得好啊!你修路,堵死我的路,我還不能說什麼!
“既然楚大人已經思慮周詳,那就不必同高某商議了。”高知府已經冷下臉,起身準備要“趕走”楚清了。
楚清拿出文書:“請高大人蓋印。”
文書上已經有理事處王副千戶和楚清兩份印鑑了,說明此事已經上報了,高知府再氣也只好蓋上府衙的印。
楚清對自己把鴨子送到對方嘴邊再拿走的行為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