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筍子他爹(第2/2頁)
章節報錯
“哎,你回來!”楚清叫住她。
“東家?”那婦人回身,有些忐忑,琢磨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你們種沒種辣椒?”楚清問。
楚清帶到這邊的是幹辣椒,沒有完全磨成粉,有些菜要放整個的辣椒才好吃。
“沒……”婦人答道:“您的那袋子辣椒,您不來,誰也不敢動。”
“你們把辣椒籽取出來,用水泡四個時辰,瀝乾水再去育苗,種一種吧,也能賣錢。”楚清說。
要是禾苗乾死了,那就挑水澆辣椒苗,這東西生長週期短,兩個月就能收穫,也不像水稻那麼需要水。
再有,辣椒少,價格比糧食高。糧食要是種不出來,好歹辣椒能換點錢。
“白給我們嗎?”婦人試探著問。
“啊,不白給,你們種出來後要還給我一斤,不用曬乾。”楚清答。不曬乾一斤也不少了。
“哎!”婦人露出大大的笑臉,爽快地應下來,就跑走了。
楚清一直沒有把著種子不放,不管是花生還是辣椒,即便放在鋪子裡賣,價格也不高。
不是不想賺種子錢,而是這些東西真沒多少人種。
為什麼?簡單啊,人少,地也少。
人少,光是忙乎那點莊稼就全家老少齊上陣了;地少,開荒成本大,只能利用已有的土地精耕細作,那更得種糧食。
聽聽農人們口中的一些名詞就知道——菜園子、莊稼地。而不說菜地。
為什麼,因為良田少,都用來種糧食了,要繳稅的。
菜嘛,好解決,房前屋後的菜園子種一種就得了,而且能種菜的季節,山上也有不少野菜可吃。
實在沒有更多的人力能夠侍弄更多的土地。
像楚清那樣,幾百上千畝種花生、黃豆,在農戶們的眼裡就是“有錢燒的。”
當然,如果楚清也只是個農婦,她也不會大面積種這些東西。
吃飯的時候,楚清挑著筍片吃,大家都可高興了。
這說明他們的討好,討到正點兒上了,自然,還有更高興的,肉片他們能多吃一口。
吃著脆脆的筍片,自然想到筍子他爹——竹子。
楚清邊吃邊交待:“你們去山上弄些細竹子吧,手指頭那麼粗的就行。”
因為是在工棚吃飯,所以就像大食堂一樣,楚清一說話,大家都聽到了。
祥子替大家問道:“弄多少?幹啥的?”
楚清也說不出來,只能說:“儘量多吧,另外,再多織些漁網。”
“東家,漁網賣不出價錢!”有工人喊道。
漁網這東西,漁民們都是就地取材,自己織網用,沒誰專門去買。
工人這麼說,完全是為楚清考慮,有錢人未必懂這些,到時候賣不出,也沒錢賺哪。
“嗯,你們就幹吧,越多越好,我賣北方去,那邊麻少。”楚清對付著答,“砍細竹子,要丈把長的,用網子做個兜兜掛上,做成撈魚的抄子那樣,網子織得密實些,要能捉小河蝦的才行。”
小河蝦跟蝗蟲差不多大。
因為筍子想到竹子,楚清有了點思路,蝗蟲這東西會飛,飛高了雞鴨也夠不著,總得靠人去捕。
弄些抄子,漁網,好歹也能捕住不少蝗蟲。
山上有的是竹子和苧麻,成本低。
“你們手裡的訂單要是不急,就先幹這個,不行就再招些人。”楚清對工頭說道。
“哎,知道了,東家!”工頭一疊聲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