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誰說聶先生運氣不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快速地把工作重點交代給百家興,楚清拉上還沒玩夠的楚元就往州城趕。還得接孩子放學呢!
進了城抄近路往學校趕,在一個衚衕口又看見了聶先生。一個男子正在衚衕口處的一個小院門口,粗著嗓門吆喝聶先生:“我這也就是好心,提前通知你,不然就是直接趕你走,你不也挑不著理不是?”
聶先生囁喏些什麼,楚清聽不清,因為著急接孩子,快馬就走了。楚元一個勁兒回頭看。
其實楚清心裡挺不好受的。
雖然不認可,但是她能理解聶先生的做法。
學生們的家庭背景要是太強大,老師一個都得罪不起,那出了矛盾時,選擇不聞不問,或者誰背景弱些就讓誰吃點虧,也算是不得已的辦法。
現代的學生也常能遇到這樣的問題。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受欺負的孩子往往被老師忽視。
是老師真的不知道嗎?不見得,或許也跟聶先生一樣的心思吧。
接小寶回家後,小寶說這幾天聶先生都沒來上課,今天看見聶先生搬了書箱回家了,怕是被辭退了。
說話的時候小寶並沒有很高興。
他說:“其實聶先生的學問還是不錯的,課教的也算認真。”
楚清沒說話,楚元有些欲言又止。
楚清問楚元:“同情弱者了?”
楚元笑了笑:“我就是想,要是他真有學問,放著不用就可惜了。至少把百家興教出來,哎喲喂,百家興那字,慘不忍睹!”
楚清也笑了。楚元很善良,他這是要給聶先生介紹工作呢。
第二天,楚清就吩咐了楚元去探探聶先生的意思。要是聶先生有意,給自己那一千退伍兵當老師,也真是個好事。
聶先生是個運氣不怎麼好的人。原先家裡還有幾畝薄田,因為小時候讀書被先生誇獎過,他的父親就認定這孩子能學出來,就不遺餘力地供他讀書。
聶先生也很努力,但是這條路哪有那麼好走。為了學習他二十歲才結婚,生了第二個兒子後,總算考上了秀才,老爹卻積勞成疾,撒手人寰了。
從秀才到舉人,又用了十年,以吊車尾的成績當上了舉人老爺。老母親身體也不行了,整天泡在藥罐子裡。
上有老,下有小。還要供兩個兒子走科舉之路,當舉人那點幫別人免田稅換來的銀子根本不夠用。
舉人,聽著好聽,但這也只是個資格,被舉薦的資格,並不能謀取到什麼官職。他要是考到進士,那工作就國家給包分配了。舉人就不能。
就好比現今社會,很多單位招聘廣告上寫的是學士學位就夠了,但是僧多粥少,哪有職位給你呢?
同樣的職位,為什麼不舉薦985和211出來的學士,卻錄取一個普通大學出來的,或者成績不好的吊車尾呢?
再說,從官員的角度講,若有職位,誰會不舉薦同樣是舉人的自家親戚?
所以,像聶先生這樣的舉人有很多。有了被舉薦的資格,但是沒有人舉薦,或者年齡偏大,都是他們坐不上官的主要原因。
五棵樹村的謝先生也一樣。不同的是,謝先生不做官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自身的性格,看不慣的事情太多。這到老了,偶爾也會後悔當年的書生意氣。
謝先生還有宋知州這樣的學生,生活自然不會太差。聶先生就不行了。他得給自己找工作。
別的舉人要是有點門路,能當上個縣城的主簿,縣太爺都說不定。比如興湯縣的徐知縣,就是姐夫宋知州舉薦的。
聶先生沒有門路,好在當時州學缺教師,他來應聘,就聘上了。為了就近奉養老母,供兒子上學,他把家裡的田地賣了,在州城租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