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想著,孤兒寡母的,還做了這麼大事,怎麼也不能讓下屬感到不公。就派人問問她,生活上可有難處,司裡幫著解決。您猜怎麼著?”

“她就給我來了封信,一句都沒提什麼公不公平!反而是覺得就做點本職工作,卻讓皇上為她的住所操心了。”

說著把楚清的信呈給皇上看。

“雖然她說是想讓皇上嚐嚐豆油,能有個好胃口,可是她也得生活不是?”

皇帝吃著楚清的油,看著楚清的信。又是那工整、鏗鏘的字型,很是悅目,也很熟悉。

這油真不錯,炒菜不會奪了蔬菜本有的清香,吃到嘴裡又不會有膩乎乎口感。

“朕看過她的字。”皇上說。

“朕也聽洪愛卿提到過豆餅和豆粉,還有豆油,當時沒太在意。現在親自嘗過了,確實不錯。說說吧,你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別跟朕賣人情了。說點實在的!”

胡恆秋尷尬地咳了咳:“咳咳,皇上,真是沒您看不破的事兒了。這個楚清啊……”

一番說明,皇帝明白了,密偵司想跟自己做筆生意,讓豆油成為皇宮專供,密偵司能拿到兩成半的利潤分成。

這事沒什麼不行的。宮裡總要買糧油的,採買司每年在食用油上也不少花錢,這錢花在哪兒不是花呢,一句話的事兒!

再說,讓密偵司有些進項,國庫就能少筆開銷。

密偵司自成立以來,真的是每筆銀子都要得不容易,因為這是個最讓百官忌憚的存在。戶部簡直沒有痛快劃賬過。有時候皇帝不得不動用私庫。

“但是……”皇上想到了其他。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

皇帝的位置,就決定了他眼光的高度。既然這油從黃豆中榨出,又這麼好吃,何不廣泛種植黃豆,普及開來呢?

“胡愛卿,這豆油要多少黃豆能出一斤?”

“皇上,您看這個。”

胡恆秋呈上楚清給寫的豆油製作方子。

那上面不只是榨油的方法,還有黃豆的畝產量、百斤黃豆的出油率、副產品種類。

很詳盡,一點也不藏著掖著。

“這個人不錯!”皇帝說。

他說的是“這個人”,不是“這個百戶”、“這個女人”。就是說,皇帝認可的是楚清的人品,不是她的職務和性別。

“上次讓工部震驚的高爐圖紙,她也是直接就上交了。這個人,沒什麼私心。”皇帝說明道。

這個時代,但凡是個方子都要保密的,那可是能傳家的。沒有誰會這麼大方的拿出來共享。

雖說這種做法對社會進步沒有好處,也許還會使得一些技藝無法傳承,但是卻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黃豆的畝產這麼低嗎?才到水稻的一半?還有,百斤才能出八九斤,這……”

當皇帝看到具體的數字時,有些遺憾了。

百姓的溫飽是大事,不能把大量的田地劃分出來種豆子,而豆油的出油率又這麼低,以當前的國力,並不適合全國範圍推廣。

當初戶部郎中在品嚐過豆油後,回京就向戶部尚書建議過,但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戶部尚書沒有給皇帝奏報。

最後皇帝批准了密偵司與楚清的合作,但是要優先保證皇宮的用油量。

這是件好事,皇上有好吃的油,密偵司有錢拿,楚清得到了專供的許可證。胡恆秋沒耽擱,拿到採買司的供貨許可證就直接給楚清傳遞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