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一手端飯碗一手端菜盤去吃飯了。米飯不軟不硬,粒粒米都伸展開了,沒有鍋巴。那點鍋巴在重新上屜蒸了之後也都軟化了。菜有兩樣,尤其雞蛋羹是有肉末澆汁的,涼拌菜也比平時煮的菜滋味要足,咬起來還不是軟趴趴的。孩子們吃的很香。結果是:大孩子沒吃飽,小孩子沒吃夠。

沒油沒肉的飯菜,真的不是很頂餓。但是小孩子們沒再餓肚子。大孩子們雖說覺得吃的香,但是比平時吃的少了,不太高興。但是楚清說的話他們又沒理由反駁,都是一樣的伙食費,憑什麼他們多吃?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午休時謝先生在雜物房找到楚清。

“這件事你怎麼看?”謝先生問。

“先生,廚房沒有公示出規矩來。我第一天接手,不知道以前的做法,就按平均的原則這麼做了。有不對之處,請先生指點。”楚清客氣的說。這可是領導,要敬著的。

“沒什麼錯,”謝先生盯著楚清看了一會兒,又緩緩說道:“只是你明著說出多吃少吃公平與否的問題,怕是要引起村裡人的不合來。”

“是,先生,是我考慮不周。”楚清先承認錯誤。問題解決的好與壞是水平問題,但是有沒有意識到問題本身的存在那可是態度問題。

“先生,學堂開辦時間應該不短了,大孩子吃得多,小孩子搶不著,應該也是歷史遺留問題了。平時大人們沒有把這事情拿出來說,估計也是為了和睦。”

“沒錯。”

“但是問題本身是存在的,積怨久了,但凡有一天被人翻出來說,恐怕鬧得更大。”

“會麼?”

“會。學堂設在我們村,因為就近,所以平時的午飯都是我們村的婦人過來做,自然會優先照顧自己的孩子。那麼隔壁兩村的孩子呢?尤其是年齡小的?長久以來,本村的小孩子都未必吃的多少飯,不知那兩個村子的孩子又是如何,他們的家長有沒有想法。”

“也是。那你認為該如何呢?”

“先生,我是新來的,我的工錢應該也是三個村一起承擔吧?您可以同三個村的村長開個會……”

“開、會?”

“嗯,就是你們聚在一起商議一下,要不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飯量交糧食,每月的銀錢是固定的,但是糧食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飯量來。想多吃的就多交糧食,我可以按照他們交的糧食數量提供相應分量的飯。另外,”

楚清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上面是剛剛楚清才寫完的選單。十頓飯的選單。

“我可以在休沐日後把下一旬的選單公示出來,張貼在廚房門上。這樣學生們就心中有數每天能吃到什麼,也可以把選單抄給家裡人看,家長們也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做到公平公開,心中無怨。”

謝先生結果選單:“這是你寫的?”

“是。”

“不錯。想到你識字,卻沒想到還會寫字,寫得還不錯。”謝先生誇讚道。

“您過獎了,”楚清臉紅了紅。硬筆書法嘛,獲過獎的。“很多字還不會寫。”趕緊謙虛下。

“這字……”謝先生抖了抖選單,仔細又看了看,有些疑惑的問到:

“是你用那些禿掉的毛筆寫的?如何能寫的這麼小還這麼清晰?”

“是這個,”楚清拿過自制的蘸水筆,“我不會寫毛筆字,平時認字的時候都是用柴火棒在地上寫,所以用不好毛筆,使不好那個力道。”

“嗯,不錯,很不錯!”

不錯什麼啊,問題跑偏了啊。

“先生,您看這選單可行?”

趕緊把話題拉回來。

“這選單我拿去,下午放學後我去找村長們說說這個事。有結果了我再告訴你。”

“是。”

“你忙吧。”說完,謝先生回去了,邊走邊看著選單,嘴裡還嘟嘟囔囔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