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回去後,謝夫人給送了床舊的被褥來。看來是謝先生吩咐過的。先生還真細心。因為是午休,楚清讓小寶飯後繞著院子溜達了一會兒,就安排他午睡。

“小孩子要多吃多睡才能長得好。”楚清一邊給小寶蓋被子一邊說。小寶往裡邊挪了挪,騰出半邊床板。

“你自己睡,我要抄《千字文》,抄好了咱倆一起學呀。”

小寶就閉上眼睛,他是挺困的。一早上讓快走繞圈圈,剛才又溜達繞圈圈。中午還替楚清擔心了半天。真是累了。

楚清抄了一下午。一共抄了兩遍。分別用破麻袋上抽出的麻線裝訂成兩本書,這樣,就可以和小寶一人一本抱著讀了。抄完了,又認識好幾個繁體字,有收穫呀。

小寶睡醒後就又跑到門口坐著聽課去了。蒙班(就是小班)的孩子學習,要求先熟讀,再背誦,最後先生才給釋義。小班的孩子們在讀,這次是孩子們集體誦讀,先生沒有領讀。先生給經班(大班)的學生留了背誦的任務,現在正在給冬班學生教珠算。小寶就坐在門口,和著小班的誦讀聲,手指頭在膝蓋頭上點呀點。

楚清下午就沒什麼事情做了,所以抄完書後,楚清就開始修理雜物房的破桌子爛凳子。這些本來該是讓村裡會木匠活的人修理的,但是一來木匠就那麼一個,人家活也忙;二來這種修理活計都是義務的,不但不賺錢,可能還要搭上點料,所以人家是能拖就拖。不過學裡有得用,倒也不著急。

楚清把特別破爛的桌椅拆掉,當做配件使用。把有修理價值的,儘量修理好。有的椅子其實挺完整的,就是晃悠,楚清就把榫卯磨損產生的縫隙用削出來的楔形木片給撐住,就又是一把牢固的椅子了。有斷腿的桌椅,就用拆下來的配件給換上。到放學的時候,楚清修好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跟雜物房裡昨天修好的那張桌子並排放,就成了一個寫字檯。兩把椅子,能和小寶一人坐一把,在寫字檯上當同桌,一起學習《千字文》,想想都美。

學生們歡呼打鬧著往外跑,都挺急,趕著回家吃飯嘛。楚清去了廚房,該做晚飯了。

晚飯後,謝先生從後院過來,叫楚清跟他去一趟村長家。說放學時交代學生回去通知另外兩村的村長晚飯後一起到五棵樹村長家議事,要楚清也跟著。楚清不放心把小寶一人留下,就抱著小寶跟著去了。小寶把一本《千字文》塞進了懷裡。到村長家是正好另外兩個村長也正要進院,他們都恭敬的向謝先生拱了手,寒暄著一起進院。沒人留意楚清娘倆,或者說留意到了也沒當回事兒。

村長迎出屋門,又關心了村長的病情幾句才進的堂屋。堂屋已經擺好了茶盤,這是村長招待客人的,平時客舍不得喝茶。桌上還有盤花生。楚清最後一個進的堂屋,發現一共就四把椅子,坐了三個村長一個謝先生,就有些囧,不知該站哪兒。謝先生見了,就跟吳村長說:“老哥,讓老嫂子給填個凳子來。”

村長打了個愣怔,才注意到楚清娘倆,連忙喊老婆子把條凳拿來。村長夫人進來送凳子是看到的楚清娘倆,也有些意外,為什麼是拿條凳出來,而不是帶娘倆進裡屋由她來接待。但是依舊熱情地招呼楚清和小寶坐下,還抓了把花生塞到小寶手裡。“吃,吃完盤子還有。”小寶捧著花生朝村長夫人鞠了個躬,然後坐在楚清身邊,把花生放在邊上,並沒有吃。

“吳老哥,李老哥,張老弟,”謝先生開口:“今天學堂午飯的事兒孩子們回去都說了吧?”

“嗯,聽說了。”三個村長紛紛點頭。

“平日裡上午課結束我就回後院了,沒太關心過廚房的事情。”謝先生繼續說。

“但是今天中午這事兒,你們怎麼看?”

大家都沒吭聲,紛紛做沉思狀。

“袁氏,你來說說。”謝先生點名了。我去!他們是村長,你不好點名,就點我?

“是,先生。今天的事起因是……”楚清先把中午的事情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原原本本,詳詳細細,語調平緩,不帶感情。

“今天是我第一天工作,哦不,第一天上工,因為沒問過之前是怎樣的慣例,就這麼處理了。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楚清總結到。

小寶在旁邊一直聽著,眼睛輪流看著三個村長。

張村的村長這時開口了:“我家那混小子實在無理了,回去我揍他!”話好像是說給楚清聽的,可是眼睛就看著謝先生。看吧,人家這只是怕先生有想法而已。“你家小子就是混,還罵我們娘倆呢。”楚清在心裡這麼說。

“吳老弟,張老弟,”李村的村長年紀最大,看上去是一副憨厚的長相,“說句實在話,這事娃們放學回來就說了,村裡人一直都在議論這事兒呢。”

“老哥,你說說。”吳村長說道。

“俺們村的人吧,其實都覺著今天的事兒挺好。為啥這麼說呢,俺村的娃都在蒙班呢,見天兒下學回來一進村就喊爹喊孃的要吃飯,大人們就問啊,你在學裡不是吃過飯了麼,全家就你有乾飯吃,你咋有臉喊餓的?”說到這裡,李村長偷眼看了看吳村長,然後繼續道:

“娃們就說沒吃飽,中午就那麼兩口米飯,菜也只剩下菜湯了。說他們跑不過大孩子,也搶不過大孩子,等他們打飯的時候,廚娘那就沒剩啥了。但是娃們今天回來說吃飽了,還吃得香,蒸雞蛋上有肉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