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黎明前(九)(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聞書遞給羊倌一根菸,順勢坐在他旁邊。
羊倌接過煙,舒服地吸一口。“這裡來得人少,草多。用不了多久羊兒們就能吃飽。等它們吃飽了,我就回去,美美地睡個覺,小日子滋潤得很。”
“您經常來這裡,發現什麼奇怪的事情嗎?”李聞書問。
羊倌噴著煙,躺在草地上。“怎麼?你也迷信這些?”
李聞書搖搖頭,學著他的樣子躺在草地上。“我不信,只是不甘心。”
羊倌掐滅手中的煙,將雙手放在腦後。“人啊,一念善一念惡,誰成想他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李聞書來了興趣。“您跟竇小剛很熟?”
羊倌望著天,似有很多感慨。“怎麼說呢。我們是小學和初中的同班同學,但總共加起來也沒說過幾句話。我也不知道我們算不算得上熟人。”
“能跟我說說他的事兒嗎?”李聞書問。
羊倌嘆氣:“這孩子命苦,幼年喪母,父親又是一個酒鬼。要是他媽媽還在,肯定不是這樣子。”
“村裡人說他一直很老實、很內向,誰也沒想到他會犯這麼大的罪。”李聞書問。
羊倌說:“內向是真內向,老實嘛……不好說。”
李聞書聞言提起精神:“您的意思是他不老實?”
羊倌說:“也不算不老實,就是他膽子其實挺大的,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
李聞書有些興奮,激動地說:“您能跟我說說嗎”?
羊倌吸口煙,“小時候我中午不睡覺,頂著大太陽到山裡去抓蝌蚪、燒螞蚱。經常看他一個人到後山崖去”。說到這裡羊倌嘿嘿地笑了笑,“那小子看著老實,其實蔫壞,敢去崖上掏鳥蛋”。
李聞書眼睛一亮,“您說得後山崖是哪裡”?
“就是蒙山西邊的一個小山包,我們都叫它牛咩山。我們小時候經常去玩,現在去的人少了,草都能沒過頭頂,沒法上去了。”羊倌說道。
李聞書微微失望:“那他長大後還去過牛咩山嗎?”
羊倌說:“去過。有一次我在附近遇到他,他說是到牛咩山去砍柴。”說著羊倌似是想到什麼,咋嘛著嘴呵呵地笑道:“他還給我一把草莓,說是從牛咩山護林人那裡摘來的。那味道……真棒”。
李聞書又遞給他一根菸,“麻煩您跟我說說牛咩山”。
羊倌接過煙放在鼻子底下聞一聞卻不吸,直接放在耳後。“要說這牛咩山傳說還不少呢。以前老輩兒人講我們這裡以前長年發洪水,後來村裡的一位好心人救了一隻烏龜。那隻烏龜感念村裡人的恩情,便在這裡生活下來。說來也怪,自從它在這裡安家之後鳳霞關就再也沒有發過洪水。”
李聞書撓撓頭,他想問得不是這些。羊倌卻誤以為李聞書不信,著急地撐起身子。“你還真別不信。我們小時候經常去牛咩山,我還見那塊龜石呢。”
“那後來村裡人怎麼不去那裡了呢?”李聞書問。
羊倌重新躺下,“後來政府號召退耕還林,那裡被劃為自然保護區,又安排專門的看山護林人,慢慢地大家也就不去了”。
李聞書又問了問牛咩山的具體情況以及竇小剛常去的地方,扯些閒話後便匆匆離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