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攤吧,林天大佬。”

傅采薇的訊息回覆的很快,在她的訊息回覆過來的瞬間,林天便看到待支付的求生積分便為了2點。

用意念選擇了支付之後,介面彈出了一個支付成功的提示。

&nl,他的倉庫中多出了一摞圖紙。

看到這一摞將近十張圖紙,林天不由微微一怔。

本以為,一晚上的設計圖紙並不會特別驚豔,沒想到雷應雄竟然畫了這麼多。

搓開紙摞,林天一張一張的翻看了一下,心中越來越驚訝。

每一張圖紙,都畫的極其認真,極其工整,完全看不出趕工的痕跡。

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註滿了各種各樣的註釋,解釋了為什麼要這樣建,這樣建的好處,以及施工時候的注意事項。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晚上設計出來的產物!

將十張圖紙按照順序平鋪在木桌上,十張圖紙組合成了一張巨大而完整的圖紙。

其中不僅包括地下避難所的具體建造構造,還包括了林天之前要求的地上防護緩衝基建。

地下避難所的展開,是按照現有的避難所來進行擴充套件的。

現階段,林天的避難所是一個正方形的空間,高度是十米,長和寬本來也是十米。

但是避難所已經經過了一次強化,空間獲得了一次小幅度的提升。

現在的長和寬也是相等的,都是15米。

長和寬都是15米,地面面積有兩百多平,面積雖然不算貼別大,但是已經完全夠用。

而雷應雄的設計就是,完全不去動這兩百多平把這裡當成最基礎空間,去把十米的高度給利用起來。

他的設計就是,順著旋轉向上的樓梯,不斷向四周擴充套件出不同的空間,做出類似於複式的效果。

只不過,這些空間都在主空間的兩側,並不會影響主空間的採光以及整體的通風。

在最下方的一層,雷應雄特意的標註出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甚至比最底層還要低5米。

這就是雷應雄設計出來的隔音房。

隔音房中,雷應雄還特意標明瞭,可以用植物纖維填充房間的牆壁四周,植物纖維有很好的吸音效果,可以將噪聲的強度減少百分之三十左右。

林天也深感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很高。

深埋在地下五米,即便發電機的噪聲再強,應該也不會傳出來了。

看著地下避難所整體的設計,林天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