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星雲科技跟華夏官方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今年在3月份除了有第四代星雨,還有復產的星火·幻焰,以及一款首次商用的CPU…

思路客

關於龍芯的訊息,現在星雲營銷部還沒放出一點風聲,這東西和星雲產品不一樣,只有做出來,並且拿出成品的時候威力才最大。

到時候再大力宣傳也不遲,除了CPU之外,還有一個商用系統也會進行官宣,這個系統在星雲科技內部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

但到底好不好用還是未知數…包括龍芯也是如此,他們只能說會在今年上一批產品試水,具體的使用感受還得看使用者的反饋才行。

由於目前星雲產品的出貨量大頭都集中在了線下,星空快遞車出現的頻率不會太高,隨後星空速遞官方賬號也釋出了一則更新公告。

首先介紹了一下星空速遞的性質,只為星雲產品服務,這點是必須的,擺明了就是告訴國內的快遞公司:我們不會搶你們的業務。

要不然憑藉星雲科技的網點,短時間內就能對快遞產業帶來一次巨大的衝擊,倒不是不可以,而是會影響到星雲科技的主要精力…

因為相比於星雲產品的正常更新換代,劉大郎現在更關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局勢,最近一個新能源公司聲名鵲起,正是美國。

這個公司主打的是新能源卡車,但從頭到尾都是一場騙局而已,由創始人米爾頓操盤,巔峰時期上市兩天市值超過260億美元。

還有一些主流媒體將稱之為特斯拉2.0,不得不說他們的理念還是不錯的,新能源卡車的市場前景足夠龐大,也難怪那麼吸引人。

所謂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詐騙公司,有的人稱的米爾頓是美版賈會計,其實不然,兩者性質根本就不一樣。

賈會計在FF上的確沒取得什麼成果,但也不會像米爾頓一樣直接公然造價,就連釋出會上的新能源卡車頭、宣傳影片都是造假的。

這種性質可要惡劣的多,再次印證了新能源產業是風口這句話,但是,米爾頓的造不出來新能源卡車,劉大郎的可以。

重點不在國內,而是依舊在印度,交由賈因去操作,並利用星雲科技的現有技術,如果順利的話,他們能在新能源熱潮中大賺一筆!

造一款新能源汽車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新能源卡車沒那麼容易造出來,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至少星雲科技有這個實力。

只不過投入大量資金後即便把能夠量產的新能源卡車給造出來,也不一定能獲得收益,畢竟卡車這東西可比轎車的負載要高多了。

一年之內能把第一版樣品給做出來都算不錯的,不過這只是一般情況下,劉大郎不準備等了,他會用【科技寶典】加速這一程序。

在的騙局被拆穿之前,他們就能先一步把產品拿出來,如果劉大郎記得沒錯,是在2020年上市的,但現在情況有點不確定。

星雲科技的出現加速了全世界科技公司的發展程序,米爾頓也感受到了危機,再不趕緊騙一把,萬一哪個公司捷足先登了怎麼辦?

於是乎,米爾頓開始了洗腦式的宣傳,各種主流媒體的跟風報道,讓劉大郎都差點以為幹倒了沃爾沃,造出了新能源卡車…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