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蘋果,華夏有菠蘿!”

菠蘿手機是開玩笑的?99塊錢的智慧機見過沒?先別管它好不好用,就說這個價格夠不夠便宜?

大郎手機和菠蘿手機作為功能機山寨時代兩大巨頭,現在只剩下了菠蘿手機依舊在堅守陣地。

並且成功轉型,憑藉過硬的山寨技術依舊能賺到不少錢,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國內運營商的支援。

這也是山寨手機從遍地都是到只剩下一兩家的主要原因,其他的原因都只是加速山寨機滅亡而已。

再比如一些合約機,中興、海爾的低端合約機已經殺到了300塊錢以內,這讓山寨廠商怎麼跟?

百元機的利潤實在有限,除非能像星雲科技一樣將成本壓縮到一個程度,不然沒人願意做百元機。

3G時代的智慧機均價為500塊錢,在這樣的背景下,連主打價效比的小米手機2都賣1999。

可想而知各大手機廠商想要做低端手機,進軍低端市場有多難。

不過這種局面很快就要改變了,一是雷布斯的紅米1馬上就要釋出了,799的價格出道即巔峰。

二是星雲科技回來了!

“你們不做,你們覺得利潤不夠高的百元機,我們來做!”

可惜的是,星雲科技沒有小米那樣的線上渠道,肯定沒法比。

不過沒關係,3G時代的大郎手機賣599,4G時代的大郎手機還敢賣599,5G時代他們還敢賣599!

大郎特別紀念版和大郎T12上市後,可以透過電視機大郎T12的超低價,來對大郎手機進行引流。

劉大郎並不指望銷量有多少,畢竟現在電視機市場的情況是:

線上電視機賣599無人問津,線下實體店5999還供不應求。

解決了這件事,劉大郎立馬回到星雲科技,開始著手佈置星雲科技在未來五年內的發展計劃。

首先將技術研發部的人員從印度星雲科技調回來,保障安全的同時,集百家之長髮展星雲OS。

二是吸納大量技術人員,核心技術全面發展,螢幕、電池、晶片、感測器、通訊技術他全都要!

【科技寶典】已經能直接將生產技術拿出來,有這麼好的條件,劉大郎要是不用那可太糟心了。

國內星雲科技主要用來做技術研發,國外Nebula手機則是沖銷量賺錢,擴張海外市場,分工明確。

D級生產線主要放在新德里星雲科技工業園,C級部分生產線,B級以全部生產線都放到國內總部。

4G時代星雲科技積累資本和技術,到了5G時代和各大手機廠商競爭,星雲科技將立於不敗之地。

1月份和2月份兩個月的時間裡,劉大郎又拿了18萬的積分,其餘利潤全都用來擴張印度市場。

其中營銷和技術研發投入佔據了星雲科技收入的大頭,劉大郎可支配的利潤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將國內的事情辦完後,劉大郎再次回到了印度星雲科技工業園。

Nebula4系列手機發布在即,星雲科技首款搭載星雲OS的智慧電視機也進入了最後的除錯階段。

因為用上了兩顆晶片,一顆負責執行系統,一顆負責解碼,加上螢幕素質升級,成本提高了不少。

Nebula AE 13分為兩個版本,32寸和42寸,32寸的定價不會因為成本上升而改變,還是5599盧比。

42寸的版本劉大郎準備定價為7799盧比,兩個版本除了螢幕尺寸不一樣,其他的配置完全相同。

Nebula4系列手機的整體配置提升不大,這次釋出會的重點集中在了星雲OS的互動式體驗上。

“星雲互聯”、“一鍵投屏”等功能,林棟等人已經搞出來了,雖然還不完善,但現在也夠用了。

最大的問題是軟體適配,林棟只適配了星雲OS的原生應用,其他的軟體適配還得再慢慢來。

這些問題星雲科技並不會去宣傳,揚長避短,除非是特殊情況,不然沒有廠商願意主動說缺點。

就在劉大郎和賈因積極準備星雲科技新品釋出會,為釋出會造勢之時,國內的星雲科技賣出了第一臺大郎特別紀念版和大郎T12。

說來也有意思,星雲科技在華夏賣出的第一臺手機,不是在各大電商平臺旗艦店,而是在企鵝群。

孫廣傑是一位十年企鵝使用者,平時下班後就喜歡在電腦上跟企鵝群裡的群友們吹吹牛,劃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