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郎特別紀念版(第1/3頁)
章節報錯
“Boss!這是星雲科技十二月份的財政報告,以及資料統計!”
十二月份的星雲科技直接開啟了亂殺模式,Nebula2系列手機線下出貨380萬臺,線上出貨3萬臺。
星雲電視機Nebula AE 12線下賣出了60萬臺,線上賣出2萬臺。
四款產品的平均利潤為1000盧比,因為出貨量最多的Nebula2和2s利潤較低,拉低了整體水平。
這個結果跟星雲科技首場釋出會前,劉大郎所預測的一樣。
Nebula2s作為市面上最便宜的入門級智慧手機,3399盧比的價格,根本沒有任何銷售上的壓力。
立體聲大喇叭,三卡三待以及花花綠綠的外觀吃準了阿三們的喜好,這就是切合市場的優勢。
星雲科技生產多少臺,下面就能賣出多少臺,一些地方經銷商甚至把它賣到了5000盧比以上。
結果依舊是供不應求,從側面反應出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1萬盧比以下的手機殺傷力有多強。
對於這些情況,劉大郎選擇了視而不見,“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心態肯定要不得。
給足了各地經銷商利益,他們才會辦更多的事,只不過這樣一來,星雲科技也招到了不少黑料。
除了星雲分部,以及星雲直營店之外,阿三們從其他渠道買到的星雲手機均有不同程度的溢價。
可一般人根本就買不到星雲分部和直營店的貨,每次貨一到,立馬就被各路經銷商瓜分完了。
因為這個,憤怒的阿三們還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公開稱:
“星雲科技耍了我們所有人!釋出會上口口聲聲地說星雲手機只賣多少錢,實際上根本不是!”
星雲科技立馬公開回應,星雲產品定價始終沒有變過,各地經銷商具體賣多少錢,不歸他們管。
這些產品同樣享有官方售後,星雲科技會積極推動線下直營店的建設,爭取讓每個人都買到官方標準價的星雲手機、電視機。
“經銷商賣的貴關我們什麼事?讓你們網購你們也不肯啊!”
劉大郎還藉著這次的事情宣傳了一波網購的好處,在星雲旗艦店,四款產品全都是標準定價。
除了限制每個人的購買數量之外,其他的和實體店買沒有任何區別,但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兩個線上購物平臺的星雲旗艦店銷量始終不溫不火,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無線上網普及率不夠高。
阿三們的3G套餐流量本來就沒多少,wifi普及率又低,造成的結果就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網購。
劉大郎已經在思索是不是該讓星空速遞開啟貨到付款功能,來促進一波星雲科技產品的銷量。
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一個收費模式並不能給銷量帶來多少改觀。
明年信城實業就會開始建設4G基站,同時華夏國內也將迎來4G時代,這是星雲科技最好的機會。
2012年印度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一出,人們才驚奇的發現,星雲手機本季度銷量突破了千萬臺。
總計1174萬臺的銷量,已經超越了三星的947萬臺,距離諾基亞的1349萬臺只剩下不到200萬臺。
星雲手機的單季度市場份額更是直接衝到了28%,雖然和之前預想的40%差很多,但也足夠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