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星空速遞(第1/3頁)
章節報錯
巴蒂電信,印度3G時代老牌電信運營商,在獲得了谷歌的支援後正準備進軍4G領域。
巔峰時期他們的使用者數量甚至一度超過了信城JIO的使用者數量。
安巴尼在規劃4G時代的同時,其他本土巨頭同樣也在規劃4G,星雲科技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果然,賈因在去巴蒂電信的路上被安巴尼的幹部給攔了下來。
他先給賈因“道歉”,隨後又給了星雲科技上談判桌的機會。
賈因並不在乎誰對他出言不遜,誰羞辱他誰不尊重他,他生活在這裡,很多事情早已習慣了。
比這些東西更重要的實在是太多了,能不能抓住機會,拿到合作,解決這次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星雲科技的首選依舊是信城實業,本土巨頭相比於谷歌來說,對星雲科技的發展幫助會更大。
接下來的九天時間,星雲科技和信城實業一連敲定了在4G時代七個方面的合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低價合約機,以及優先供應權。
確立了合作關係之後,星雲科技立馬展開了對各大電視機廠商,以及諾基亞和三星的反擊。
星雲科技在各方面本來就沒有什麼問題,現在有了靠山,局面頓時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勢,將前段時間失去的東西全都拿了回來。
最重要的是此時的星雲科技在輿論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在恢復產能後,市場份額直線飆升。
這些廠商當中,三星並不在乎能不能打贏跟星雲科技的官司,但諾基亞和各大電視機廠商在乎啊!
4499盧比的Nevula AE 12,1199的Nebula2,對他們來說就是降維打擊,他們根本扛不住!
星雲手機和星雲電視機在印度市場上大殺四方的時候,劉大郎並沒有得意,他知道眼前的輝煌只是暫時的,打鐵還需自身硬。
“目前星雲電視機的產量為一個月60萬臺,Nebula2系列手機一個月的產量共計為300萬臺!”
星雲科技生產工廠的核心區域當中,D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已經擴張到了三條,其中有兩條的產能達到了10000/小時。
第三條D級生產線的產能也被劉大郎拉到了4000/小時,其他的D級生產線,LCD螢幕、鋰電池,以及回收生產線都增到了三條。
按照10000/小時的產能來算,3條生產線就是3萬,一天24小時就是72萬,一個月就能上2160萬。
當然,這些產能除了給自家產品用,更多的都流向了元器件市場當中,用來組裝一些山寨機。
按照劉大郎的估計,孟買電子城的山寨機能佔到山寨市場50%的出貨量,而山寨手機又佔據整個印度20%左右的手機市場份額。
只不過和星雲手機相比,這部分利潤的大頭都被孟買電子城的山寨廠商瓜分了,星雲科技能賺到的利潤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上個月ipad四代的釋出,讓孟買電子城又有了新的業務,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做出了各種仿品。
低仿仿外觀,中仿仿系統,高仿直接真假參半,電子產品市場魚龍混雜,不是老司機還真玩不轉。
9.7寸的巨屏低價山寨平板,一經面世就收到了阿三們的追捧,出貨量看的劉大郎都有些羨慕。
不過目前星雲科技並不打算進軍平板行業,現在這個時間段,平板的市場需求遠遠不如手機大。
再加上處理器、系統、軟體生態等一系列問題都沒解決,進軍平板市場的時間還需要再推遲一些。
至於RAM和ROM生產線,則都是按需生產,這兩種儲存元器件是星雲科技目前唯一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