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郎帶著貝敏敏回到家中,一夜未歸,玉秀才本來很擔心,但見到外孫無恙歸來,也十分高興,又見到他帶回來一個年齡相仿的漂亮姑娘,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心裡也甚是欣慰,默默嘆了一聲:“婉君啊,你快有兒媳婦兒了。

一頓午餐下來,玉秀才見貝敏敏知書達理,秀外慧中,心中越發認同這個孫媳婦,對她右腳微瘸,也毫不在意。

玉郎看在眼裡,對外公一相情願的想法,也不好點破。

貝敏敏也不知是沒有看出來還是並不反對,處處表現的大方得體。

玉秀才聽說貝敏敏欲行滋養魂魄之法,並無玉郎意料中的驚喜,情色反而嚴肅了下來。

在貝敏敏面前,也不便多說什麼,只是說其姑姑盧羽正在閉關中,一切等她出關再作商量。

此言正合玉郎之意,貝敏敏本來把握不大,聽說有前輩作主,也樂得輕鬆。

夜深人靜,玉郎睡得正香。房門卻輕輕推開了,玉秀才走進屋來,坐在玉郎床邊。

玉郎修行之人,十分驚醒,見外公輕手輕腳,便不出聲,只是睜開眼睛,向外公點點頭。

玉秀才微微一笑,玉郎輕聲說道:“外公是擔心貝姑娘洩漏了孃的秘密嗎?姑姑說過娘身體特殊,是修道之人垂涎欲得的寶貝,還施法封禁了孃的氣息,我本不該將這個秘密告訴外人。但是說來奇怪,這貝姑娘我卻一見如故,有一種非同一般的親切感,在她面,我毫無防備之心,本能地將孃的事告訴了她。

玉秀才似乎鬆了口氣,說道:“孩子,你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外公很高興,你們修道之人的直覺,外公不懂,不過外公閱人無數,這貝姑娘的確不像奸猾之輩。但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今後的路還長,還要接觸很多人,切記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玉郎點頭受教,玉秀才又講了些玉婉君年少時的故事,這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玉郎與貝敏敏商議,決定趁姑姑閉關之際,先收集一些材料。

最近的青桑山便有好幾種材料。於是二人辭別玉秀才,直奔青桑山而去。

赤雲草這種罕見的靈藥便在此山向陽之處。

二人一路搜尋,卻是毫無結果,玉郎母親多年來不吃不動,他早己習慣。

現在沒找到滋養靈魂的材料,他也不著急,與貝敏敏一路說說笑笑,好不愜意。

玉郎拿出乾糧來,正待與貝敏敏分吃,山道上忽然間竄出來一隻野猴子,那猴子見了食物,出手便奪。

貝敏敏嘻嘻一笑,玉郎童心大起,將乾糧從右手拋到左手上,那猴十分敏婕,又向他左手奪去。玉郎又將食物拋向右手,如此反反覆覆,那猴子急得團團轉,奈何速度跟玉郎差著好大一截,怎麼也搶奪不到。

貝敏敏笑得前俯後仰,說道:“小猴子加油,左邊,右邊,左右左…”

“哼哼”山道上來了一個少年人,那少年手提寶劍,步履輕捷,幾步走到二人一猴身前,見玉郎滿臉絡腮鬍子,身高體壯,好不威武。

而貝敏敏容顏俏麗,卻右足微跛。

說道:“一個長毛,一個瘸子,跑到我們青桑山上來耍猴子,我們山上的猴子豈是誰都耍得的?”

那猴子討了個沒趣,見又有人來,以為雙來了幫手,便飛也似的跑了。

玉郎聽他說得無禮,正待發作,貝敏敏卻拉住了他的手,給他一個寬慰的眼神。

玉郎柔荑在握,嬌顏當前,心中一曖,便平靜了下來,不與他計較,隨著貝敏敏一起頭也不回的走了。

離開一段距離,貝敏敏這才說道:“大哥,我們找材料要緊,青桑派乃是人間修真人門派,雖然算不得什麼大派,但是要得罪了它門下弟子,也大為不便了。

玉郎聽她說得在理,又處處為自己著想,心頭好生感激。

那持劍少年正有滿肚子火氣,本想激怒二人與他們打上一架,也好發洩一下心中的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