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大周皇城血雨腥風,楚鶴軒冰冷的殺意充斥在整個皇城中,以齊王為首的所有謀逆者無一例外統統處死,並禍及三代,牽連九族,凡相關之人要麼處死,要麼被髮配至邊關,永不得回帝都。

楚鶴軒這是藉此事立威,並告誡其他有異心者,膽敢謀逆就是這個下場。

至於齊王,楚鶴軒也是動了殺心的,只不過在下令的一瞬間太后趕來,竭力的懇求,希望他能念在兄弟情分上放他一馬。

謀逆乃是大罪,自古以來又有哪個帝王能容忍?

他鐵了心要殺齊王,太后萬念俱灰以死相逼,痛斥他狠辣無情,為坐上皇位,曾經殘害了多少手足,到現在為止,偌大皇室也就只剩下齊王這個兄長而已,如今就連齊王他都不肯放過。

嚴格來講這分明是兩碼事,凌陌裳覺得太后有些過於偏袒齊王,不過也是,齊王畢竟是她親生兒子,在齊王與楚鶴軒之間她斷然不會選擇楚鶴軒。

可無論如何,齊王謀逆是他犯下的大罪,甚至還試圖行刺楚鶴軒,這樣都讓楚鶴軒放過,未免太過分。

楚鶴軒手段是狠了點,凡牽連者無一放過,那作為罪魁禍首,又有什麼理由法外開恩?

“你好像搞錯了一點,並非楚,是陛下不肯放過,而是齊王謀逆在先,剛剛他可是動了殺心的,換做是你,能寬恕?”凌陌裳到底還是沒忍住開了口,其實她是不打算幫楚鶴軒的,誰讓他把自己也牽連了進來,但太后咄咄相逼實在讓她無法容忍。

一聽到她說這話,太后倒是並不意外,她知道凌陌裳對楚鶴軒的心意,斷然不會放任不管。

哪知太后未動怒倒是凌風華率先呵斥道:“這裡沒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快退下!”

他算老幾?居然敢吼她!

凌陌裳氣得都挽起了袖子,一旁的楚廉靜靜的看著她,不覺露出了幾分寵溺的笑,對太師道:“太師何必動怒,娘娘此言並無不對,只不過在本王看來,齊王雖罪無可赦,但畢竟也是有功之臣,不如功過相抵饒他一命,也正好展現陛下的賢明與仁慈。”

自打楚鶴軒登基以來,他的名聲就不怎麼好,畢竟上位時腥風血雨,伴隨著太多的殺戮,民間並不認為他是一位仁德之君,加之各方勢力混雜,有人在暗中干預百姓對他的態度與看法。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旦失民心,離退位也就不遠了。

這是楚廉最想看到的局面,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臣也覺得攝政王所言極是,望陛下斟酌。”太師竟然破天荒的附和楚廉,放在以前,他們二人鮮少意見相合,算起來這還是第一次。

他們兩個同時出來為齊王說情,其他大臣自然不敢置身事外,趕緊紛紛附和,只有戶部的張大人看著面色冷若冰霜的少年帝王微微嘆息。

太后見局勢扭轉,也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咬著牙對楚鶴軒一字一度的說:“陛下也該看到諸位大臣的意見了,難不成還要執意妄為嗎?”

在場這麼多人中,竟無一人站在楚鶴軒這邊,身為帝王,連決定謀逆之人的生死都做不到,實在可悲。

凌陌裳作為一個旁觀者,她能清楚的感受到此刻瀰漫著楚鶴軒周圍的低氣壓,他正在極力的忍耐,表面上看似風輕雲淡,實在內心早已被怒火與失望填滿。

有些時候,本不能退讓,卻又不得不退。

就如同此刻一般,這麼多人都支援留齊王一命,若楚鶴軒堅持殺了他,或許要不了多久,狠辣之名又會傳開來。

何況,他的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跟太師他們正面衝突,羽翼尚未豐滿,他還需要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