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惦記人家親孃,皇帝豈能無動於衷?(第2/2頁)
章節報錯
像,真得太像了!
眼前的皇帝,英朗俊秀。一身的帝王貴氣,渾然天成。
既像朱瞻基,又像孫若微,唯獨就是不像自己。
當然了,雖說不像自己,但徐濱還是帶著一種看待子侄般的眼神,悄悄打量著皇帝。
“徐先生,您是有大才的人物。朕知道,就連太宗文皇帝都曾對你讚許有加。”
“是以,在朕看來,天天守著丹爐太過浪費你這麼個人才。”
“昨日,朕於朝議上提出來的新政,不知徐先生可曾聽聞?”
徐濱允文允武,是個大才。
最重要的是,此人跟隨三寶太監下過西洋。
所以嘛,王迪想重用一下此人。
至於他本人還有孫太后是否會答應,王迪已經想出個萬全之策。
“陛下,您也說了,貧道天天守著丹爐,怎可能知曉朝堂上的事情。”
話雖如此說,不過徐濱還是知道點的。
倒不是他在宮中佈置了耳目,而是在皇帝還未回宮之際,孫太后探望他的時候,曾將那張寫有數百字強國之策的紙條拿給他看。
至於後來較為詳細的新政,他卻不曾見過,也沒聽過。
畢竟皇帝已經回到宮中,他和孫太后還是知道點分寸的。
“嗯,是朕疏忽了。徐先生,這裡有一份新政,你先閱過再說。”
...
貪嘴飲多了香茗,出恭一趟慢悠悠溜達回來以後,不出王迪意料,徐濱的臉上,已經不見了先前那份淡然神色。
“陛下,此次邀請貧道過來,是想請貧道領隊帶領大明遠洋艦隊下一趟西洋嗎?”
皇帝的新政,很好!
好到徐濱不曾發現有任何遺漏掉的地方。
當然了,從新政當中,他也發現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全面開海通商。
在他看來,只要此政順利實施,便可盤活其餘所有強國之策。
往後的大明朝,會變得越來越好,也不枉先帝還有孫太后費得這一片苦心。
是以,結合先前皇帝所言,徐濱豈能猜不出,今日皇帝邀請他前來所謂何事。
甚至是說,他已經猜到,自己和孫太后的那點事情,沒準眼前的皇帝,已經打探到一些訊息。
別人也許搞不清楚他的底細,但太皇太后張妍,絕對是瞭解一些的。
雖說先帝答應自己待他駕崩之後便可回來,但卻未直接表明自己可以明目張膽地陪伴孫太后啊。
就算明說了,眼前的皇帝,對於自己惦記人家親孃的事情,人家能無動於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