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本來稍顯鬆快點的氣氛,再一次地緊張了起來。

先前呢,多數人的心思,基本都放到了新政上面,直至內閣首輔楊閣老問完話後,不少人這才想起來一件大事。

那便是,眼前這位年輕的皇帝,將要大婚了。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來操辦的話,皇帝大婚事宜,怎麼著也得折騰上一年才行。

但是,現在情況不大一樣啊。

昨日孫太后傳令翰林院和禮部官員榜諭京城內外挑選秀女的懿旨,在場之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

其實這事,自打大明與瓦剌議和事宜傳到京師以後,翰林院和禮部的官員早已是做好了準備。

畢竟不管怎麼說,總不能讓那位偷偷來見情郎的瓦剌部公主,一直苦苦等在寒冷徹骨的大草原上吧。

最為重要的是,不趕緊把這小媳婦塞到皇帝手裡,文臣們也有點擔心即將迎回萬餘名俘虜的瓦剌部,會再度變卦。

是以,皇家的旨意一到,最多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漂亮得體、端莊大方的秀女們,便會從全國各省陸陸續續來到京師。

如果選秀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年前給皇帝辦上一場風風光光的大婚,絕對是妥妥出不了半點差錯的。

那麼,大問題來了。

本來呢,滿朝的臣子們,以為列在罪狀上的那些家族,是要被三司問責定罪以後,再送往邊地以作充軍之用。

畢竟哪有在自己大婚之前,隨便砍人玩徒增晦氣的主啊。

哪曾想,年輕皇帝根本不按套路來!

是!這些惡意擾亂大明聖朝萬世基業的王八蛋,是挺可恨的……

滿朝臣子當中,更是有不少人,巴不得他們早點死翹翹。

但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因為這些下賤的王八蛋,無端給即將到來的大婚,蒙上一層血色陰影啊。

皇帝的婚事,一輩子就這一次,可不是鬧著玩的。

皇帝年輕不懂事,想替受了冤屈的黎民百姓出口惡氣,倒也沒錯,但絕不能挑在大婚之前啊。

這個時候如果不進行勸諫,絕對是有違臣子之道。

“陛下大婚當前,萬萬不可行此舉啊!”

“是啊,陛下!可以先將這些賊人送往邊地充軍,待到大婚以後,再議此事也不急啊!”

“陛下,還望以婚事為重!”

“陛下……”

“陛下……”

皇帝殺氣十足的話語剛剛落罷,抱著各種想法的諸多臣子,便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勸諫。

可惜的是,年輕皇帝根本聽不見勸。

“行了,諸位愛卿的心意,朕已知曉。”

“不過這些魚肉百姓的賊寇敗類,不早點處決了他們,朕夜裡睡覺,耳邊總覺得有許多的無辜冤魂,在向朕訴說著種種不公。”

“是以,為了消消天地間的冤魂戾氣,爾等無需再勸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