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欺負你讀書少(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位仁兄,你且聽仔細了,我要講的重頭戲來了!”
頓了一下,痛飲盞中美酒,注意到堂內安靜無比,劉二不緊不慢道出,“要知道,在太宗先帝馭龍歸西之前,可是眼瞅著襄王帶著劉娥母子一起生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呢,太宗先帝卻始終不曾立下正式不許劉娥入宮為妃的聖旨!”
瞥了眼臉色大變的甄春良,心裡很是自得的劉二,回過身來看著張三剛給自己滿上了美酒,他撓了撓頭好奇問道,“三啊,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人非啥啥啥,那又啥啥啥來著?”
“鍋,餓又木入過書,累溫窩咧思伯問啊!(哥,我又沒讀過書,你問我也是白問啊!)”知道歸知道,但嘴巴塞滿炙羊肉的張三兄弟,絕對是個合格的捧哏。
再加上他面相忠厚老實,穿著也很是普通,還真沒人以為他會撒謊。
“那句話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張三不知道不要緊,滿堂食客,有的是人明白劉二想要表達個什麼意思。
“誒!這位貴客說對了,就是這麼個理!你們想啊,那個時候,太宗先帝剛被自家親兄弟起兵造反,盛怒之下講出來的氣話,怎就能成了士大夫們眼中的祖宗家法呢?”
“如若太宗先帝真不想劉娥有朝一日會入宮為妃的話,以他老人家的大才,龍馭之前豈能不留下正式的聖旨。哦~莫非在你們這些士子還有滿朝士大夫的眼中,年老的太宗先帝,已是到了昏庸不堪不能明辨是非的地步了嗎?”
聽聞此言,甄春良還有他同桌的三位士子,俱是臉色大變,心中暗道,此人好一個牙尖嘴利!
悄悄瞥了眼堂內其他桌上的幾位士子,正待臉色滿是陰鬱的甄春良有點後悔自己蹦出來淌這趟渾水時,耳邊又傳來了那可惡之人的言辭聲。
“受人大恩,定要銜環結草…這點小道理,小弟我一個沒讀過書的人都明白,為何有些人就想不明白呢?還是說,是故意不想明白?”
“且不提大皇子做的事情了,單是劉娥一人,她便三番五次救官家於為難之中,施恩於大宋萬千黎民百姓,但是呢,滿朝士大夫竟因為太宗先帝一氣之下講出來的一份口諭遺詔,便進言力諫官家背信棄義……”
“我是沒讀過書,所以,敢問這位仁兄可否與小弟解惑一下,此舉…難道是給天下萬民做表率嗎?”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對於不少食客而言,劉二這番犀利言辭,就好似最能下酒的佳餚,當真是值得浮一大白。
“說得好啊!這位小兄弟說得在理!滿朝士大夫,皆為世人眼中學富五車的好男兒,哪曾想,除了寇相公還有蘇大人,其餘那些,上戰場退遼兵沒啥本事,欺負人家孤…不對,欺負人家一介婦孺倒挺有能耐,此等行徑,屬實讓人不齒,我呸!”
“就是,就是!某聽聞戰場歸來的禁軍提及到,去遼國當了兩年半質子的大皇子,今年也不過是個十歲的黃口小兒,瞧瞧人家,被懸於戰車之上飽受火盆炙烤時,還能講出‘粉身碎骨全不怕,為國犧牲敢惜身’這等豪言壯語…當真羞煞我等在坐之輩!”
“此番慷慨言辭,竟是從一個十歲孩童口中講出來的?真是令人不敢相信!”
“不光如此呢!《東京小報》上都刊載了,那一日在乾元門外,大皇子可是忍著劇痛拖著殘軀下了馬車,以進了宮便不能帶救命恩人出宮遊玩為藉口,主動請求官家許他住在渡雲軒…瞧瞧大皇子的所言所行,再瞧瞧滿朝士大夫的…唉~真是高下立判!”
“先帝遺詔是真是假暫且不說,就算有正式的旨意,單憑劉娥母子立下的這些功勞,冊封為妃許她入宮,為何就這麼難?”
“誒!這話貴客算是問對了!”瞥了眼那十幾位不敢出聲計程車子,心中很是不屑的劉二嗤笑一聲過後,“所以嘛,這就和我開頭說的那些話對應了起來…這些打著‘孝道’名義計程車大夫們,若是他們心裡沒有自己的小算盤,劉娥母子入宮一事,咋就會這麼難?”
“哼!詭言巧辯,挑撥人心!”有膽子走制科考試的甄春良,決非一個華而不實的大草包。
當下被一沒讀過書的市井粗鄙之民給激到這個份上,縱使心中起了悔意呢,但對於已經被架到火上烤的他而言,卻是不得不站出來找回場子。
“我且問你,方才你也講了,劉娥美豔如花…那麼你可知曉,自古至今,有多少王朝,是毀在了紅顏禍水上面?”
注意到劉二愣了一下,就是欺負他沒讀過書的甄春良,不給劉二任何插話的機會,連忙說道:“你且聽仔細了,我來告訴你,夏有妺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春秋出了西施、驪姬,大漢出了趙飛燕、趙合德,最近的盛世大唐,還有楊玉環…這些明確載於史書當中甚為出名的紅顏禍水,她們哪一位不是美顏如花?”
“方才你還講了,劉娥一旦入了宮,早晚有一天,憑藉自身容顏可以寵冠後宮的她,必定會把郭家皇后給擠下來…怎麼,郭皇后誕育了嫡皇子,她賢良敦厚,德澤後宮…難道只因為劉娥有著異於常人的美貌,就能蠱惑官家行廢后之舉嗎?”
“你知曉遼兵入侵會導致生靈塗炭,那你可知,一旦官家有了廢后之舉,在這期間,朝堂會生出多大的動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堂有了動亂,你以為這天下萬民就不會受到牽連?”
“哼!尋常人戶家,都不會讓小妾爬到主母身上!你這滿口胡咧咧的無知小民…娶妻在德,納妾在色,這句話,難道你就沒聽說過嗎?”
“為了防止後宮動盪擾亂朝綱,歷朝歷代,就有貌美易惑君的警示之言…郭老力諫勸阻官家不要違背先帝遺詔,就算真有私心,那也是光明正大,為了大宋社稷安穩著想!”
甄春良的一席話,眨眼睛的功夫,便將堂內食客剛剛迸發出來的激情,給澆了個透心涼。
外敵入侵,他們是不想見到。
但內部動亂,他們更不想見到啊。
沉思之際,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劉二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