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勢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打劉娥母子入住渡雲軒以後,因為有了大遼質子耶律康的前車之鑑,經由官家委派,樞密使蘇義簡親自甄選安排,此地的安全防護事宜,不可謂不高。
是以,按道理來說, 渡雲軒裡面發生的事情,外邊的人,應該是無從得知。
但是呢,別忘了還有動不動就走出宮城來此歡度良宵的官家。
每一次他盡興而來,又是收穫滿滿而歸。
返回宮城以後,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顯擺念頭,自家好大兒親自編譜出來的那首不負春光之意的動聽歌曲, 還有脫口而出驚才絕豔的詠竹喻人詩詞,心情美美的趙恆, 是一字不差地與士大夫們道了個遍。
再加上,與戒備森嚴的渡雲軒相比,大宋朝堂,那就是個四處漏風的大篩子了。
所以嘛,未出一整日的功夫,無論是有著悠揚婉轉曲風的《踏青採茶》,還是那首有著昂揚不屈精神的《詠竹》,均已在汴京城中流傳極廣。
哼哼幾句,吟誦幾遍,無需親眼所見,許多人都能腦補出一個畫面。
孱弱,且失去了半條腿的大皇子,就像風雪過後被壓低了頭的青竹那樣,倔強地支撐著身軀,待到春暖花開時節, 枝頭雪化的那一天,他的身子, 也會像青竹那樣, 重新挺起了腰板,與旁人家的少年郎一樣,穿著鮮豔的服飾,奔赴至郊外踏青賞花。
聯想至此,又是哼哼了幾句小曲,吟誦了幾遍詩詞,一時之間,心有感觸的人們,在為大皇子祈福的同時,又一次叨叨起了打著冠冕堂皇旗號卻是心懷叵測的那些士大夫。
就這樣,待到三日過後,當一眾人等還在感慨於《踏青採茶》與《詠竹》帶來的唯美意境時……
一首《冬日絕句》,橫空出世,再度震驚世人。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通篇不過二十字,其意,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細細吟誦過後,渾身止不住迸發出來的浩然正氣,驟然充斥天地間。
至此,許多人總算醒悟到了,為何身處幾近十死無生的險境,年僅十歲的大皇子,依舊可以不驚不懼,高喊出那一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為國犧牲敢惜身”的慷慨言辭……
透過這首《冬日絕句》,他們懂了。
更令人稱奇的是,與這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配套的,還有一首讓人聞之便潸然淚下的《虞兮嘆》。
“一聲虞兮虞兮淚眼已潸然……”
聽聞這極具悲涼色彩的曲詞,別說那些蹲守在深深庭院當中的大家閨秀已經哭腫了雙眸,就連多愁善感的文人士子們,入耳一遍過後,亦是唏噓嗟嘆不已。
到了這,在緬懷項羽和虞姬那一份至死不渝的愛情時,《東京小報》上面,一字不差的,刊載了前幾日資政殿大學士王欽若提及過的有關大皇子是文曲星轉世的言辭。
此番言論一出,再加上那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日暈霓虹之景,對於本就熱鬧無比的汴京城而言,當下這個時候,就好似油鍋潑進了熱水一樣,算是徹底沸騰了起來。
在那句“你聽說了嗎,大皇子是文曲星轉世”的見面問候語的助攻下,短短二三日,汴京城內有關於大皇子的傳言,是越傳越離譜,且傳得有聲有色,讓不少愚民信以為真。
不過嘛,這類流言,對於朝中計程車大夫們來說,因為不喜王欽若這種阿諛奉承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本著“你支援我便要反對”的心思,縱使有些士大夫的內心也在納悶大皇子究竟是不是文曲星轉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