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先因為此事導致武備廢弛留下的亡國隱患,以後,根本不存在的!

再者說了,《澶淵之盟》和約是他便宜老爹趙恆簽訂的,後世的子孫們如何看待這件事,與他何干?

因此,除了加冕太子登基為帝這個小目標,當下還宅在遼軍大營養傷恢復元氣的王迪,已是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哄騙阿茹娜這個僅比自己大了兩歲的小姐姐身上。

至於為何哄騙人家嘛,所圖目的,不過是想帶她回家。

至於為何想帶人家回家嘛,王迪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絕不是貪圖美色…至少,不是單純的為了美色而已。

要知道,他現在還是個虛弱無比的病號。

在這個除了罌粟花和針灸以外便再無其它快速鎮痛技術的年代當中,王迪意外發現,有著純淨天籟般嗓音的阿茹娜,唸叨詠唱出來的那些可以直達心靈深處的神秘咒語,竟可以很好地撫平他內心難以訴說出來的痛楚和焦躁感。

這不是催眠勝似催眠的巫醫之術,王迪想要研習一下下。

不管怎麼說,福大命大的他既然已經活了下來,在給自己定了個六十而亡的微小目標以後,這期間可是有著足足五十年的學習生涯啊!

琴棋書畫,刀槍棍棒,甚至是佛老之書,他要學。

這種放在後世極有可能已經失傳的巫醫之術還有陰陽易數,他也要學。

身體不能成為完人不要緊,有著外掛的輔助,以及三世為人的豐富經驗,王迪要在百科領域,成為當之無愧的全能天才。

至於如何治理國家嘛?

未來幾年有寇準、呂蒙正、王旦、蘇義簡這些能臣撐著,往後的日子,還有晏殊、范仲淹、呂夷簡、夏竦、歐陽修、富弼、文彥博、韓琦、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大才。

將空間內的好玩意分批次拿出來,一步步地神話自己。

再結合明朝及後世的政治制度,稍微改動一下現有的宋朝政治制度,再順應時代潮流,將抵抗儒、道二教用以強化儒學,徹底奠定君臣父子尊卑秩序的理學思想體系搗鼓出來,強化一下下皇權……

如此這般用於治國理政方面,便已足矣。

再就是,對於王迪而言,他已經當過一回說一不二獨斷乾坤的聖君大帝。

既然宋朝計程車大夫想要與趙氏皇帝共天下,那他不介意當個垂拱而治的好仁君,給這些人一展胸中抱負、實現生平所願的機會。

槍桿子握在手中,由他制定大的方向,至於髒活累活嘛,甩出那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激勵話語,剩下的,就交給那些史書留其名的能人去幹吧。

這樣一來,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標,脫離了玩女人這種低階趣味的王迪,豈能放過眼前這個小辣妹。

況且,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既然這種巫醫之術可以救人,沒準的話,也能用來殺人啊!

學會了,最起碼可以防範自己著了別人的道。

畢竟相較於大明帝國那種出類拔萃可以監視全天下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而言,大宋這邊同樣具有專職特務功能,多數偵查、探事、緝捕活動卻僅限於汴京城內部的皇城司,他們在王迪眼中,屬實差了太多。

別的且不說,幾個党項人可以明目張膽地從渡雲軒,也就是劉娥所居之處,將大遼質子綁架出城……

這裡面,縱使有其他心懷不軌的臣子暗中照拂,按理來說,完全秉承皇帝個人意志行事,不受官僚集團和監察機構掣肘的皇城司,不說提前將這場陰謀消滅於無形當中吧,到了事發的時候,總該有點像模像樣的反應速度將人在第一時間內奪回來吧。

但很神奇的就是,幾個党項人,在禁軍把守的渡雲軒,在遍佈皇城司的汴京城內,在這些人統統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已經將大遼質子成功綁架連夜逃出了汴京城。

如此拉跨的特務機構,再加上自己短時間內還不能入住皇宮,雖說沒了半條腿可以抵消許多人的敵意吧,但王迪他從不將自身安全放在他人對自己的喜好上面。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