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立儲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統十五初,經過較為細緻的摸底核查,最終統計出來登記在冊的具體人口數量(六歲以上的),其總數是60485191人。
若是算上六歲以下的孩童嬰兒,這一數字,至少還能再加個五百來萬的數量。
而現如今,到了正統三十年,富有四海疆域遼闊的大明帝國,單是漢族子民,六歲以上登記在冊的人口總數,便已經超過了兩個億!
六歲以下的垂髫小童,雖說沒有一個詳細具體的總數吧,但透過各縣級惠民藥局統計出來的粗略文件來看,這一數字,極有可能與登記在冊的兩億漢人,也差不到哪去。
如此這般的話,再過十年,按照當下這個生育率,正統聖君治下的大明帝國,其人口總數,將能達到史無前例的四萬萬數量!
人一多,矛盾自然也多了起來。
這一點,從作為帝國核心中樞所在,常住人口已被嚴格限制在一百五十萬戶的順天府,便能探得一二。
每一天,對於以正二品官職接任順天府伊的于謙來說,都是無比充實的一天。
上到公侯王爵府,下至黎民百姓家,不管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殺人放火的大事,若是一天少於百件,他反倒有點納悶了。
萬幸的是,當朝天子,是個體恤下屬的好聖君。
按照八卦方位,以內環宮城為圓點,設定了內八卦與外八卦總計十六區,得以緩解他的壓力。
若非如此的話,已是六十有七幾近古稀之年的于謙,事事親力親為的他,怕是真得累死在順天府伊這個崗位上。
然而,往常再怎麼累呢,也敵不過最近這幾日身心俱疲的勞累。
倒不是順天府內的治安狀況急轉直下,而是因為立儲一事,向來溫和的聖君,竟然在朝議上杖斃了一十六位臣子。
這些人當中,有老有少,有忠有奸,有文臣亦有武勳,有和他一樣的二品大員,也有七八品的言官。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擁護剛剛行完束髮禮的大皇子朱見深的,也有少部分是支援還未過始齔換牙年齡的嫡皇子朱見浚的。
隨著杖斃風波起,一時之間,京師內外,譁然一片。
按說呢,遵循「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麼個理,再加上當朝天子正值年富力強之際,立嫡皇子為太子,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只是,在不少人的眼裡,剛剛行完束髮禮的大皇子,實在是太優秀了!
雖說在正統聖君的特殊教導下,二皇子朱見淳、三皇子朱見潾、四皇子朱見澍,一個個的也都沒差到哪去,但有勇有謀、復禮克己、待人溫和且精於數算一道的大皇子,在各方面都極其拔尖。
最為重要的是,相較於頗受武勳追捧的嫡皇子,由昭儀楊氏誕育出來的大皇子,卻是頗得文臣們的青睞。
畢竟不管怎麼說,皇后錢氏,出身于靖難功臣之家。理所當然的,贏得了多數武勳的支援。
而有著孤兒身份的昭儀楊氏,在滿朝文武看來,沒有任何母族勢力的她,在出身這一方面,和曾經的孫太后一比,簡直不要太像。
是以,不管是為了大明帝國的萬世基業,還是為了自身的私利,有些人,動了不該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