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的順天府,雪窖冰天,冷得很。

尤其是在幾場大雪過後。

雖說銀裝素裹下鋪上一層潔白雪絨毯的帝都,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有著大美的景緻,但其溫度之低,當真是凍人心扉。

別的且不說,單從每日宮內太監和婢女們的一項例行工作,就能知曉當下這個時候的順天府,究竟是有多麼冷了。

自打進了臘月門,每日一大早天微微亮之際,裹著厚厚棉衣身材顯得很是臃腫的太監婢女們,一個個的都舉著長竹竿,盡心費力地去敲打掛在房簷屋脊上,那一根根長短不一卻有著兩三尺長度的冰溜子,防止這些天然形成利器,一個不慎掉落下來砸到貴人。

冰溜子,對於許久不曾見到這頑意的王迪而言,他最先想到的,是那個僅聞其名未曾嘗試過的東北名菜,油炸冰溜子。

可惜了,光祿寺的那幫廚子,都白瞎,整不出這高難度的菜品。

好在是,廚藝更為精湛的宮內私房小廚,幾經研究外加多次實際操作過後,還真弄出來類似於後世油炸雪糕那般模樣的菜品,很討後宮年輕妃子們的喜歡。

也是因為此事,王迪痛斥了一頓光祿寺那些肥頭大耳的官員們。

當然了,做不出油炸冰溜子這道菜,也只是王迪隨口找的個理由而已。

真實的原因嘛,是因為相較於宮廷私房小廚做出來的飯菜,口味越來越刁鑽的王迪,變得愈發嫌棄光祿寺做出來的那些大鍋菜了。

光祿寺的菜,香歸香,但基本都是用大油大鹽與大把香料煨出來的。

健康不健康先放一邊,吃多了,真得膩!

反正在王迪的眼中,光祿寺一天天的,銀錢倒沒少要,整出來的飯菜的味道,說實在的,他覺得自己整上那麼兩下,都不一定比光祿寺整出來的飯菜要差到哪去。

雖說他不是正經的廚子出身,但是呢,不懂做飯的醫科生,是不合格的。

要知道,當初練習皮下縫合術時,為了效果更好,王迪可沒少用生豬蹄子來練習。

練習完了,肥嫩肥嫩的生豬蹄子,總不能丟了吧。

一來二去,經過數不清次數的煎炒烹燉大豬蹄子的鍛鍊,王迪那廚藝,是愈發見漲。

是以,他才有這麼大的信心,去和光祿寺的廚子,在味道這一方面,比拼一下廚藝。

好在是他貴為皇帝,太監們為了討他歡心,根據他日常的喜好口味,蒐羅來不少廚藝了得的廚師。

當然了,因為此事,生怕李覆成為第二個王振的言官們,集體上疏進諫。

對此,王迪選擇全部留中不發。

民以食為天!

況且身為皇帝,孝心滿滿的太監們,給自己整點好吃的好喝的,怎麼了?

不光整,待到中秋佳節正值一年物產最為豐盛之際,王迪還準備大張旗鼓地辦一次“帝都食神大賽”,將全國各省府的大廚們網羅至京師之地,替換下那些沒用半點長進的光祿寺大廚。

畢竟不管怎麼說,承擔著國宴重任的光祿寺,看家本領必須要當屬世間一流,才能不負皇室威嚴。

再就是,從源頭儘量肅清貪汙腐敗的官員家屬大院,已是籌建在即。

食堂,絕對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福利設施。

然,光有食堂,沒有好的廚子,那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