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七,滿朝文武百官休沐日。

一為新政、二為皇帝大婚,這兩件大事趕到一塊兒,官員們有一個算一個,累死累活已是有一陣子了。

現如今,對於逢七休沐一日和上朝時間改成辰時這兩項新規,他們是發自內心地稱讚不已。

...

長安宮,草原明珠,大明貴妃其木格所居寢殿。

作為大明首任被廢皇后也就是胡善祥曾經居住過的寢殿,此宮配置之高,在東六宮裡面,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那種。

“陛下,瑞雪兆豐年這種說法,臣妾沒有說錯吧。昨日…您是不是知道今早要下雪,來時才那般得高興?”得償所願成為皇帝女人的其木格,此時此刻,滿臉止不住的笑意。

趴在皇帝身邊雙臂撐著全身的她,不著寸縷,僅是裹了一件領口鑲著純白狐毛的皮大氅,透過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抬頭望著一片片雪花,正被凜冽寒風吹到窗欞上面。

看著寢殿外寒風吹雪的這一幕場景,依偎在皇帝身邊披著皮大氅的其木格,心裡止不住地湧現出一陣陣的暖意。

喜笑顏開之際,想到昨日皇帝剛來時那一臉喜氣的樣子,實在忍不住好奇心的她,違背了母親還有二哥伯顏帖木兒“不許多嘴干政”的教導,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是啊,與塞外草原的雪災不同,在中原大地上,進了臘月門的瑞雪,便預示著明年又是豐收的一年。”伸進皮大氅的手,輕撫著其木格細膩光滑肌膚的同時,透過窗戶,王迪望著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繼續說道:“不過嘛,朕高興的,並非瑞雪一事。”

一把攬過野性似在非在的其木格,注意到她眼中滿是好奇意味的眼神後,先來了個溼噠噠的長吻,而後心滿意足的王迪直接講道:“昨日朕收到個訊息,提及暖室那邊,孵化出幾隻小雞來。”

“孵化出幾隻小雞來?”眨了眨眼,滿面嬌紅的其木格,瞪大眼睛不解道:“這…這種事,很值得高興嗎?”

暖室,一個相當神奇的頑意。

現如今,對於已經嫁到大明皇室的其木格來說,天天不缺新鮮果蔬食用的她,已是從婢女那裡瞭解到不少有關暖室的資訊。

在她看來,既然連夏秋季節才能有的果蔬,在這寒冬臘月天裡都能種植出來。孵出幾隻小雞,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種田這回事吧,對於其木格這名草原女子而言,她接觸的確實不多。但類似於生產羊羔孵化小雞這些事,一年四季她都擺弄過。

在她的眼中,冬季種不了莊稼蔬菜,以及不耽誤小雞正常孵化,這些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為何來嫁到大明朝,竟是反過來了?

所以嘛,此時此刻,一頭霧水的其木格,相當膽大的她,一顧湧一顧湧,翻身上了皇帝的身,呆頭呆腦的樣子,愣愣地瞅著皇帝。

“你啊,當真胸大無腦!”輕輕一捏,拍了拍其木格腦袋將其推向龍庭方向,王迪不緊不慢繼續說道:“現如今,可是隆冬時節啊……”

“最為重要的是,暖室那邊孵化出來的那幾只小雞,雖說是意外得來的吧,但它們卻是透過人工而非母雞抱窩的方式來孵化的。”

“唔…木留木雞,怎能唔出笑雞。”按照皇帝吩咐,正口含天憲的其木格,聽聞小雞不用母雞便能孵化出來時,滿心皆是好奇的她,支支吾吾問道。

“技術便是生產力。”輕輕摁住其木格的腦袋,身心通透的王迪,怔怔不語,回想著昨日李復遞上來的訊息。

暖室,也就是蔬菜大棚。

這次能意外能孵化出小雞來,若是沒了這玩意,一切皆為休談。

掌管宮中蔬菜與瓜果的司苑局,為了皇帝及妃嬪們的菜譜,肯定不缺能種出反季蔬菜的暖室。

況且,在大明朝已經算是較為普遍的暖室,根據在司苑局工作了十幾年的楊蜜介紹,這頑意的存在記錄,至少可以上推到建立大一統秦朝的始皇帝時期。

唐代開元年間有位精於儒術、長於地理的學者,名叫張守節。此人曾給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作注,起名為《史記正義》。

在《史記正義》這本書中,張守節引用東漢學者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中的一句話,提及到了暖室最早的出處。

「秦既焚書,恐天下不從所改更法,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後七百人,乃密種瓜於驪山陵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視。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

坑儒的起因,是法家李斯,以“儒生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統一可能遭到破壞”的理由,為了樹立帝王君權的絕對權威,他向秦始皇提出了焚燬先秦古書的建議。